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煉獄:殷海光評傳

煉獄:殷海光評傳

煉獄:殷海光評傳

定 價:¥20.00

作 者: 王中江著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800803147 出版時間: 200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4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對《萬山不許一溪奔——殷海光評傳》作了最低限度的改動,補充了個別史料,校正了一些錯訛,并把書名改為《煉獄——殷海光評傳》。殷海光是一個在不幸時代努力奮斗過而遭迫害的一個不幸的人,一個獻身于知識、理性、道德和自由的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當此“知識經(jīng)濟”不再是一個童話的時代,接受“知識”洗禮、從事“知識性”工作———工業(yè)技術(shù)人員、政治經(jīng)濟專家、新文化的組織者、新法律系統(tǒng)的從業(yè)者———的人,將不再居于社會成員的少數(shù)。葛蘭西曾將這種場景描述為“所有的人都是知識分子”。問題是,果若“所有人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所指便毫無意義了。薩義德不滿于此,堅持主張知識分子始終是社會中為數(shù)不多的“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個人”,是班達所描述的“才智出眾、道德高超的哲學(xué)王(philosopher-kings)”、“人類的良心”,不能只化約為面孔模糊、只從事他那一行的專業(yè)人士。他說真正的知識分子總是以形而上的熱情和超然無私的原則,叱責腐敗,反抗壓迫的權(quán)威,無畏地追求正義、真理。(薩義德,《知識分子論》,三聯(lián),2002)最近,王中江教授出版的《煉獄:殷海光評傳》,就真的為我們刻畫了一位薩義德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殷海光,湖北黃岡人,五四運動那年出生于一個農(nóng)村傳教士家庭,學(xué)業(yè)師從金岳霖??箲?zhàn)后期曾以研究生資格參加青年軍,退役后到重慶,開始初露頭角,受到他崇拜已久的“最高領(lǐng)袖”的召見。復(fù)員南京不久,進入《中央日報》任主筆。國共大決戰(zhàn)結(jié)束前夕,撤退臺灣,政治上雖仍然效忠國民黨政府,思想上卻對國民黨的陳腐氣象已經(jīng)越來越不滿,遂轉(zhuǎn)職臺灣大學(xué)任教,同時在胡適、雷震創(chuàng)辦的民間刊物《自由中國》上“書生論政”。以五四為旗幟,大力宣傳自由、民主和科學(xué)、理性,反對各種獨斷主義、蒙昧主義、教條主義,反對各種老式和新式的傳統(tǒng)主義,并一馬當先,與專制的國民黨當局展開思想戰(zhàn),成為自由主義的領(lǐng)航人物。1960年,《自由中國》被迫???,這位“五四之子”開始受到一連串有組織的迫害,但他義正詞嚴,毫不屈服,面對特務(wù)的淫威,拍案而起:“我殷海光在這兒!”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橫逆和劫難,五十之年在貧病交加中故世?!稛挭z》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故事梗概。作者原以楊萬里《桂源鋪》“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中首句為題,這次改為“煉獄”,取義都在“知識分子”特性上。林毓生說殷先生一生奮斗的永恒意義是他的良知、大仁大勇和追求奮斗本身。王中江大體仍在這一思路上肯定殷海光,但落腳點顯然有所不同:林在“人”的意義上展現(xiàn)殷海光的崇高偉大,王則在“知識分子”的意義上贊賞殷海光的堅守?!俺绺摺弊匀皇且环N難得的境界,不過任何時候不可能苛求于凡人;“堅守”則應(yīng)是知識分子的本分,知識分子不堅守本分,則是可悲的失落、背叛。殷海光以獨有的狂士品格,證驗了他作為超越型知識分子的成功,也證驗了即使在十分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只要愿意,知識分子仍然可以固持他的超越性。也許,《煉獄》以殷海光為“知識分子”作注釋所具有的當代意義就在這里吧。

作者簡介

暫缺《煉獄:殷海光評傳》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五四”的兒子
一 家住長江頭
二 倔強“小狂士”
三 只身闖京城
四 國難還鄉(xiāng)
五 詩意般的西南聯(lián)大春聯(lián)
第二章 初露頭角
一 投筆從戎
二 山城奇遇
三 金陵夢醒
第三章 心靈震撼
一 獨樹一幟——執(zhí)教臺灣大學(xué)
二 吶喊與抗爭——在《自由中國》
第四章 觀念領(lǐng)域(1):自由和民主的定痊及訴求
一 “自由”的意義、價值和條件
二 “民主”的澄清和位置
第五章 觀念領(lǐng)域(2):經(jīng)驗實證主義與啟蒙
一 科學(xué)觀及其知識統(tǒng)一模式
二 傾心邏輯經(jīng)驗論
三 試圖澄清邏輯
第六章 觀念領(lǐng)域(3):中西文化的認知及重建
一 “文化”的一種解讀
二 對中國文化轉(zhuǎn)型的認知及“新人本主義”
三 對西方文化的親和及對“技術(shù)化的”拒斥
第七章 精神向?qū)Аc自由主義者們
一 終身感念的人:羅素、金岳霖、海耶克
二 面對胡適:認同與鴻溝
第八章 萬山不許-溪奔
一 陰險的毒計
二 卷進中西文化論戰(zhàn)的旋渦
三 被迫離開臺灣大學(xué)
四 病魔襲擊
五 阻止赴美研究
第九章 永久的缺憾:壯志未酬身先逝
一 新的研究目標
二 舊病復(fù)發(fā)
三 皈依、不朽
第十章 瞧!這個人
一 澄明之境
二 超凡脫俗
三 狂進不已
結(jié)語 超越的痛苦——殷海光的角色
附錄一 殷海光年表
附錄二 殷海光論著目錄
后記
【媒體評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