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語 《水滸傳》的重新詮釋
前言 五百年孕育出一部奇書的背后
第一章 《水滸傳》與捭闔、組織謀略
梁山泊主體觀點
梁山泊集團構成的“有機”模式
“捭闔”與人脈謀略
組織謀略與力量情勢的辯證關系
第二章 梁山泊成長的平面觀過程
“水滸”的定義
山頭主義與山頭林立的局面
山頭主義之下的“變形山頭”
山頭、“準山頭”與“邊緣人”
組織謀略與善惡對立的問題
從“替天行道”到“逼上梁山”
梁山泊初階級的成長過程與謀略
打劫“生辰綱”與“替天行道”、“逼上梁山”
從清風山到揭陽鎮(zhèn)的派系人馬
三打祝家莊的轉變
營救柴進與營救盧俊義
心理建設與意識凝固是最高組織謀略
第三章 梁山泊好漢的出身類別、成分
好漢的定義與“當下即是”
好漢在人群社會之中的角色地位
人才未適用的三種情況
梁山泊好漢出身與成分十一類型
梁山泊好漢成分類型的社會意義
十一類出身的好漢的心志比較
第四章 宋江以下的梁山泊締造者們
梁山締造者的分級、分類
從朱武與曹正說起
戴宗、公孫勝等人的宣傳、聯(lián)絡功效
關鍵時刻發(fā)生作用的人
吳用締造的“小梁山泊”
梁山泊“基本模型”分析
其他零星的梁山泊締造者
第五章 好漢們落草上梁山的途徑、模式
原始型欲念沖動的落草方式
受冤屈走投無路
義氣提升而超越所謂正道社會
從“替天行道”到擴大牽引號召江湖
攫取社會才俊與普及性招納
奪取所謂正道社會的倫理價值體系
第六章 社會解體與革命演進的生態(tài)互動關系
第七章 各山頭與好漢們匯集上梁山的關系脈絡
第八章 梁山泊集團的派系與結構脈絡
第九章 宋江轉變梁山泊結構的幾次改編過程
第十章 “天罡地煞”兩榜的組織謀略
第十一章 組織謀略與捭闔術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