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l 機械工程與計算機的歷史融合
1. 2 計算機在現代機械工廠中的應用
1. 2. l 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
1. 2. 2 現代CAD系統(tǒng)提供的輔助功能
1. 3 CAD展望
l. 3. 1 CAD的推廣和應用
l. 3. 2 CAD技術的特點
1. 3. 3 CAD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習題
第2章 系統(tǒng)選型
2. l 系統(tǒng)組成
2. 2 軟件選擇
2. 2. l 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
2. 2. 2 CAD支撐軟件
2. 2. 3 有限元結構分析軟件
2. 2. 4 其他應用軟件
2. 2. 5 操作系統(tǒng)
2. 2. 6 軟件的選擇
2. 3 硬件選擇
2. 3. 1 CAD系統(tǒng)對硬件的基本要求
2. 3. 2 PC機
2. 3. 3 信息采集設備
2. 3. 4 圖形硬拷貝設備
2. 3. 5 工程工作站
2. 4 系統(tǒng)選型原則
習題
第3章 人機交互界面
3. 1 人與計算機交互的設備
3. 2 交互界面窗口及控件
3. 2. 1 標題欄
3. 2. 2 圖形區(qū)
3. 2. 3 字符命令交互區(qū)
3. 2. 4 菜單
3. 2. 5 工具條
3. 2. 6 對話框
3, 2. 7 狀態(tài)欄
3. 2. 8 快捷鍵
3. 3 操作命令
3. 4 觀察設計模型的角度
3. 4. l 三維空間的描述
3. 4. 2 設置觀察角度
3. 4. 3 設置透視效果
3. 5 設置模型的外觀
3. 5. l 常見的顯示類型
3. 5. 2 模型的顏色和材料表面特性
3. 5. 3 控制圖形的顯示質量
3. 5. 4 控制系統(tǒng)的顯示性能
3. 6 設置環(huán)境及界面定制
3. 6. l 設置應用軟件的環(huán)境
3. 6. 2 圖形輔助要素的顯示
3. 6. 3 環(huán)境設置方法
3. 6. 4 界面定制
3. 7 獲取幫助
3. 7. l 軟件指導手冊
3. 7. 2 聯機幫助
3. 7. 3 阿上在線幫助
3. 7. 4 短期培訓
3. 8 友好用戶界面的發(fā)展方向
習題
第4章 參數化設計
4. 1 參數化設計的基本概念
4. 1. 1 用輪廓體現設計思想
4. l. 2 尺寸驅動
4. 1. 3 變量驅動
4. 1. 4 相互制約
4. 1. 5 合理性檢查
4. 1. 6 動態(tài)導航
4. 1. 7 結構規(guī)劃
4. 1. 8 機構原理設計
4. 1. 9 應用和意義
4. 2 輪廓的草繪
4. 2. l 輪廓的分類和作用
4. 2. 2 輪廓的草繪
4. 2. 3 草繪輪廓線圖
4. 2. 4 編輯輪廓圖形
4. 3 尺寸. 約束和關系式
4. 3. l 尺寸
4. 3. 2 約束
4. 3. 3 關系式
4. 4 智能設計
4. 4. l 實體捕捉和動態(tài)導航
4. 4. 2 自動識別原則
4. 4. 3 輪廓草繪技巧
4. 4. 4 輪廓草繪禁忌
習題
第5章 基于特征的實體造型
5. l 實體造型系統(tǒng)
5. 1. l 造型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
5. 1. 2 實體模型和實體造型系統(tǒng)
5. 2 型體及造型過程
5. 2. l 型體
5. 2. 2 實體造型過程
5. 2. 3 設計模型的分解
5. 2. 4 基于實體造型的工程設計
5. 3 特征造型
5. 3. 1 特征的定義
5. 3. 2 特征的分類
5. 3. 3 Pro/E中的特征
5. 3. 4 基于特證的零件造型過程
5. 4 虛體特征
5. 4. l 虛平面
5. 4. 2 虛軸線
5. 4. 3 虛點
5. 4. 4 虛曲線
5. 4. 5 坐標系
5. 5 掃描特征
5. 5. 1 直線掃描
5. 5. 2 回轉掃描
5. 5. 3 路徑掃描
5. 5. 4 混合掃描
5. 5. 5 薄壁掃描特征
5. 5. 6 高級掃描特征
5. 5. 7 掃描特征綜述
5. 6 輔特征
5. 6. 1 槽和切削
5. 6. 2 孔
5. 6. 3 軸
5. 6. 4 倒圓角
5. 6. 5 倒角
5. 6. 6 頸
5. 6. 7 法蘭
5. 6. 8 加強筋
5. 6. 9 殼體
5. 6. 10 管
5. 6. 11 修飾特征
5. 7 扭曲特征
5. 8 特征的復制
5. 8. l 陣列
5. 8. 2 特征拷貝和鏡像
5. 8. 3 特征組合
5. 9 曲面造型
5. 9. l 曲面生成
5. 9. 2 曲面的編輯
5. 9. 3 使用曲面特征建立實體模型
5. 10 零件信息
5. 10. l 位置信息
5. 10. 2 幾何信息
5. 10. 3 物理特性
習題
第6章 裝配造型
6. l 基本裝配方法
6. 1. l 裝配造型的基本概念
6. l. 2 裝配約束
6. 1. 3 非參數化裝配
6. 1. 4 部件的復制
6. 1. 5 部件的布爾運算
6. 1. 6 在裝配過程中生成新的裝配要素
6. 1. 7 裝配特征
6. 1. 8 裝配造型的修改
6. 2 裝配模型的簡化表達
6. 2. l 完全表達
6. 2. 2 排除部件
6. 2. 3 替換部件
6. 2. 4 包封
6. 2. 5 層
6. 2. 6 模型的選擇
6. 3 裝配結果顯示
6. 3. l 單個部件的顯示類型
6. 3. 2 爆炸圖
6. 3. 3 裝配信息
6. 3. 4 自頂向下的設計
習題
第7章 生成工程圖
7. l 工程圖的設置
7. 1. l 圖紙管理
7. 1. 2 標準圖樣
7. 1. 3 比例
7. 1. 4 其他標準的設置
7. 2 視圖
7. 2. l 視圖管理
7. 2. 2 視圖類型
7. 3 圖面修飾
7. 3. l 尺寸標注
7. 3. 2 公差與表面粗糙度
7. 3. 3 注釋
7. 4 生成裝配圖
習題
第8章 文件管理與數據交換
8. l 計算機數據的管理
8. 2 文件管理
8. 2. l 新建和打開文件
8. 2. 2 保存文件
8. 2. 3 以不同的文件名或目錄保存
8. 2. 4 輸出壓縮文件
8. 2. 5 刪除文件
8. 2. 6 關閉和退出
8. 3 圖形打印輸出
8. 3. l 矢量圖形的打印和輸出
8. 3. 2 光柵圖像的打印和輸出
8. 4 數據交換
8. 4. l 不同操作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交換
8. 4. 2 三維模型數據之間的交換
8. 4. 3 二維矢量圖形之間的交換
8. 4. 4 光柵圖像之間的交換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