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配置與接口技術

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配置與接口技術

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配置與接口技術

定 價:¥35.00

作 者: 何立民編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單片微型計算機

ISBN: 9787810121361 出版時間: 1990-01-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 495頁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較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構成和設計方法。詳細地闡述了應用系統(tǒng)的前向通道(傳感器通道接口)、后向通道(伺服驅動、控制通道接口)、人機對話通道和相互通道(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之間的通信接口)的結構設計、電路配置及接口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軟件的模塊化設計方法以及典型應用程序實例;為保證應用系統(tǒng)的可靠性.還專列一章介紹微機系統(tǒng)的干擾和抗干擾設計。本書編寫過程中大量地參考了近年來單片機開發(fā)應用的最新成果,力求實用性強、系統(tǒng)性好、論述面寬、 材料新穎,以滿足當前國內從事單片機開發(fā)、應用工程技術人員的急需。為了節(jié)省篇幅。書中只簡略地介紹單 片機的結構與基本原理。因此,本書的對象是專門從事單片機應用、開發(fā)的技術人員。也可作為各類單片機中、高級培訓班教材, 或大專院校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類課程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配置與接口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的構成
1.1.1  通用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
1.1.2  專用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
1.1.3  混合型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
1.2  單片計算機種類、性能及供應狀態(tài)
1.2.1  單片機的主流系列
1.2.2  單片機芯片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1.2.3  單片機的供應狀態(tài)
1.3  單片機的應用領域與應用模式
1.3.1  單片機的應用領域
1.3.2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分類
1.3.3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構成方式
1.4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軟、硬件開發(fā)方法
1.4.1  開發(fā)手段的選擇
1.4.2  硬件系統(tǒng)設計原則
1.4.3  應用軟件設計特點
1.4.4  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
第二章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基礎
2.1  應用系統(tǒng)結構與應用系統(tǒng)設計內容
2.1.1  應用系統(tǒng)結構的特點
2.1.2  應用系統(tǒng)的典型通道接口
2.1.3  應用系統(tǒng)設計內容
2.2  MCS-51系統(tǒng)單片機的應用特性
2.2.1  MCS-51單片機管腳及片外總線結構
2.2.2  MCS-51單片機內結構
2.2.2.1  結構框圖
2.2.2.2  微處理器及其時序
2.2.2.3  存儲器
2.2.21.4  輸入/輸出口(I/O口)
2.2.3   復位狀態(tài)及復位電路
2.2.4  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地址譯碼
2.3  MCS-51單片機最小應用系統(tǒng)設計
2.3.1  單片機的時鐘設置與應用
2.3.2  8051/8751最小應用系統(tǒng)
2.3.3  8031最小應用系統(tǒng)
2.4  MCS-51單片機最低功耗系統(tǒng)設計
2.4.1  單片機的節(jié)電運行功能
2.4.2  CHMOS單片機的節(jié)電工作方式
2.4.3  最低功耗應用系統(tǒng)實例
第三章  MCS-51系列單片機的系統(tǒng)擴展
3.1  單片機系統(tǒng)擴展概述
3.1.1  MCS-51系列單片機的外部擴展性能
3.1.2  系統(tǒng)擴展接口的電平轉換
3.1.3  總線驅動能力及擴展方法
3.1.4  54/74HC系列芯片接口
3.1.5  MCS-51單片機常用系統(tǒng)擴展芯片
3.2  MCS-51單片機程序存儲器擴展
3.2.1  MCS-51單片機程序存儲器擴展概述
3.2.2  程序存儲器EPROM的擴展方法
3.2.3  程序存儲器EEPROM的擴展方法
3.3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數據存儲器擴展
3.3.1   MCS-51單片機中數據存儲器擴展概述
3.3.2  靜態(tài)數據存儲器擴展
3.3.3  動態(tài)數據存儲器擴展
3.3.4  作為數據存儲器的EEPROM擴展
3.3.5  數據存儲器的掉電保護
3.4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I/O口擴展
3.4.1  I/O擴展概述
3.4.2  8255可編程并行I/O擴展接口
3.4.3  8155可編程并行I/O擴展接口
3.4.4  用TTL芯片擴展簡單的I/O接口
3.4.5  用串行口移位寄存器方式擴展并行I/O接口
3.5  其它功能器件的擴展
3.5.1  8253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擴展接口及其應用
3.5.2  8259A可編程中斷控制器擴展接口及應用
3.5.3  Z80系列外圍芯片擴展
第四章  人機通道配置與接口技術
4.1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人機通道
4.1.1  人機通道配置類型
4.1.2  人機對話框接口特點
4.2  按鍵、鍵盤及其接口
4.2.1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鍵輸入
4.2.1.1  鍵輸入過程與軟件結構
4.2.1.2  鍵輸入接口與軟件應解決的任務
4.2.2  獨立式按鍵
4.2.2.1  獨立式按鍵結構
4.2.2.2  獨立式按鍵軟件結構
4.2.3  行列式鍵盤
4.2.3.1  鍵盤工作原理
4.2.3.2  鍵盤工作方式
4.2.3.3  鍵盤掃描方式
4.2.3.4  行列式鍵盤接口
4.2.4  8279鍵盤、顯示接口芯片
4.2.4.1  8279電路工作原理
4.2.4.2 管腳、引線與功能
4.2.4.3  命令格式與命令字
4.2.4.4  狀態(tài)格式與狀態(tài)字
4.3  顯示及顯示器接口
4.3.1  LED顯示器及顯示器接口
4.3.1.1  LED顯示器結構與工作原理
4.3.1.2  LED顯示器與顯示方式
4.3.1.3  LED顯示器接口實例
4.3.2  液晶顯示器(LCD)及顯示器接口
4.3.2.1  LCD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4.3.2.2  LCD的驅動方式
4.3.2.3  LCD接口實例
4.3.3  實用系統(tǒng)中的典型鍵盤、顯示接口實例
4.3.3.1  8155擴展I/O口的鍵盤、顯示器接口
4.3.3.2  串行口擴展的鍵盤、顯示器接口
4.3.3.3  串行口硬件譯碼鍵盤、顯示器接口
4.3.3.4  8279鍵盤、顯示器接口
4.4  打印及打印機接口
4.4.1  GP16微型打印機及其接口
4.4.1.1  GP16微型打印機結構及接口信號
4.4.1.2  GP16打印命令和工作方式
4.4.1.3  MCS-51單片機和GP16的接口
4.4.1.4  打印程度實例
4.4.2  TPμP-40A/16A微型打印機及其接口
4.4.2.1  TPμP-40A主要性能、接口要求及時序
4.4.2.2  字符代碼及打印命令
4.4.2.3  TPμP-40A/16A與MCS-51單片機接口
4.4.2.4  打印程序實例
4.4.3  PP40描繪器及其接口
4.4.3.1  PP40接口信號及其接口
4.4.3.2  命令及描繪方式
4.4.3.3  文本模式及圖案模式的編碼設計
4.4.3.4  PP40與MCS-51單片機的接口
4.4.3.5  描繪程序實例
4.5  其它人機接口
4.5.1  撥盤及撥盤輸入接口
4.5.1.1  BCD碼撥盤
4.5.1.2  BCD碼撥盤與單片機的接口
4.5.1.3  撥盤輸入程序
4.5.2  CRT顯示及其接口
4.5.2.1 SCIB CRT接口的主要特點及技術參數
4.5.2.2  SCIB接口板的工作原理
4.5.2.3  SCIB與MCS-51單片機的接口方法
4.5.2.4  CRT顯示軟件設計方法
4.5.2  語言接口
4.5.2.1  語言接口芯片功能電路
4.5.2.2  語言接口的應用
第五章  前向通道配置與接口技術
5.1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前向通道
5.1.1  前向通道的內容與結構特點
5.1.1.1  前向通道的含義
5.1.1.2  前向通道的特點
5.1.1.3  前向通道的結構類型
5.1.2  前向通道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
5.1.2.1  信號拾取方式
5.1.2.2  信號的調節(jié)
5.1.2.3  模擬/數字轉換方式選擇
5.1.2.4  電源配置及干擾防治
5.1.3  前向通道中的先進技術
5.1.3.1  傳感器及傳感器接口
5.1.3.2  先進芯片技術
5.2  前向通道中的信號調節(jié)與信號調節(jié)器
5.2.1  信號調節(jié)任務與信號調節(jié)器組成
5.2.2  小信號放大及其芯片技術
5.2.2.1  測量放大器
5.2.2.2  小信號雙線變送器
5.2.2.3  數控增益運算放大器與測量放大器
5.2.3  隔離放大及其芯片技術
5.2.3.1  變壓器耦合兩端隔離放大器
5.2.3.2  變壓器耦合三端隔離放大器
5.2.3.3  光耦合隔離放大器
5.3  前向通道中的A/D轉換與A/D轉換接口
5.3.1  A/D接口設計要點
5.3.1.1  數據的采集與轉換的應用問題
5.3.1.2  A/D轉換的技術指標
5.3.1.3  A/D轉換器的選擇原則
5.3.2  A/D轉換器及其應用特性
5.3.2.1  逐次比較式A/D轉換器
5.3.2.2  雙積分式A/D轉換器
5.3.2.3  量化反饋式A/D轉換器
5.3.2.4  并行式A/D轉換器
5.3.3  A/D轉換接口技術
5.3.3.1  雙積分A/D轉換器接口
5.3.3.2  逐次比較式A/D轉換器接口
5.3.4  A/D轉換器中的應用問題
5.3.4.1  模擬信號的輸入極性變換
5.3.4.2  模擬信號的多路輸入
5.3.4.3  采樣/保持器及其選用原則
5.4  前向通道中的V/F轉換與V/F轉換接口
5.4.1  信號脈沖頻率輸入通道結構類型
5.4.1.1  最簡信號頻率輸入通道結構
5.4.1.2  V/F轉換信號頻率輸入通道結構
5.4.1.3  RLC/F轉換信號頻率輸入通道結構
5.4.2  V/F轉換原理與V/F轉換器
5.4.2.1  電荷平衡式V/F轉換器
5.4.2.2  V/F轉換集成芯片及接口
第六章  所向通道配置與接口技術
6.1  單片機應用中的后向通道
6.1.1  后向通道的特點
6.1.2  后向通道結構
6.1.3  后向通道應解決的問題
6.2  后向通道中的常用器件及電路
6.2.1  功率開關接口器件及電路
6.2.2  光電隔離與接口驅動器件
6.2.3  線性功率驅動接口器件及電路
6.2.4  F/VL轉換接口器件及電路
6.3  后向通道中D/A轉換技術及其接口芯片
6.3.1  D/A轉換接口設計的一般性問題
6.3.2  D/A轉換性能指標與集成芯片
6.4  典型D/A接口電路及應用實例
6.4.1  AD7520的典型D/A轉換接口及應用實例
6.4.2  DAC0832的典型D/A轉換接口及應用實例
6.4.3  DACC1208、DAC1230系列D/A轉換器及接口
6.4.4  DAC82及其16路D/A轉換接口
第七章  相互通道配置與接口技術
7.1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相互通道
7.1.1  相互通道接口特點
7.1.2  相互通道的典型結構
7.1.3  相互通道接口設計應解決的問題
7.2  MCS-51的串行接口及其通信功能
7.2.1  串行接口的構成與工作方式
7.2.2  串行口的典型應用
7.2.2.1  波特率設計
7.2.2.2  串行發(fā)送、接收實例
7.2.2.3  雙機通信
7.2.3  MCS-51串行口的多機通信
7.2.3.1  多機通信原理
7.2.3.2  多機通信程序設計
7.2.3.3  查詢方式的多機通信實例
7.2.3.4  中斷方式的多機通信實例
7.3  相互通道中的器件與接口電路
7.3.1  8251及其串行通信接口電路
7.3.2  RUPI-44 HDLC/SDLC通信控制接口
7.4  相互通道接口標準及其應用選擇
7.4.1  相互通道接口選擇原則
7.4.2  RS-232C、RS-422A、RS-423A和RS-449標準接口
7.4.3  20mA電流環(huán)路串行接口
7.4.4  接口信號調整
7.4.5  光纖通信接口
第八章  應用程序設計基礎
8.1  應用程序設計的硬件環(huán)境
8.1.1  MCS-51的應用特征
8.1.2  MCS-51應用系統(tǒng)的硬件環(huán)境
8.1.3  應用程序的開發(fā)環(huán)境
8.2  MCS-51指令系統(tǒng)特點及速查表
8.2.2  指令系統(tǒng)格式及標識
8.2.2  指令系統(tǒng)分類
8.2.3  MCS-51指令速查表
8.3  應用程序設計
8.3.1  智能儀表的應用程序設計
8.3.2  MCS-51系統(tǒng)中的典型程序設計
8.3.2.1  查表程序設計
8.3.2.2  散轉程序
8.3.2.3  輸入/輸出控制程序設計
8.3.3  子程序調用時的參數傳遞方法
8.3.4   應用程序中的浮點運算
8.3.4.1  定點數與浮點數的表示方法
8.3.4.2  多字節(jié)浮點數的規(guī)格化與對階
8.3.4.3  多字節(jié)浮點數的四則運算
第九章  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抗干擾設計
9.1  微型系統(tǒng)中的主要干擾渠道及抗干擾措施
9.1.1  供電系統(tǒng)干擾及抗干擾措施
9.1.2  過程通道干擾及抗干擾措施
9.1.3  空間干擾及抗干擾措施
9.2  印刷電路板及電路的抗干擾設計
9.2.1  地線設計
9.2.2  電源線布置
9.2.3  去耦電容配置
9.2.4  印刷電路板的尺寸與器件布置
9.2.5  其它
9.3  微機系統(tǒng)的布線設計
9.4  軟件的抗干擾設計
9.4.1  干擾對測控系統(tǒng)造成的后果
9.4.2  軟件抗干擾的前提條件
9.4.3  數據采集誤差的軟件對策
9.4.4  控制狀態(tài)失常的軟件對策
9.4.5  程序運行失常的軟件對策
主要參考資料
芯片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