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在唐代興起以后,走上了與詩(包括五、七言古、近體詩)并行發(fā)展的道路,一躍而為中國詩歌的兩種主要體式之一。詞與詩互濟互補,共存共榮,各擅勝場。中國詩歌也就由此分為詞與詩兩大支,兩者齊鑲并進,但又保持彼此不同的體制和特色,形成各自獨立的傳統(tǒng)和發(fā)展軌跡。詞在中國有著千余年的歷史。唐五代為詞的初盛時期,宋代為詞的極盛時期,元、明兩代綿延不絕,到了清代則詞又復盛,余波嗣響,至今未歇。宋詞尤獨擅一代之勝,與唐詩、元曲鼎足而立,代表了宋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宋詩、宋文與之相比,固然也并無愧色,但仍不能不推宋詞為一代絕詣。 從本質上說,詞與詩同屬于抒情詩體。但歷來論者不是強調詩詞相同的一面,而是強調詩詞相異的一面,突出兩者在體制、題材、風格、語言、尤其是內在質性上的差別,把詩詞各自的藝術領域分得相當清楚。選錄宋詞,自宋人始。北宋已有《蘭畹》、《聚蘭》諸集。南宋編集的《樂府雅詞》、《草堂詩徐》、《花庵詞選》、《絕妙好詞》等選本,各有其文獻價值。然而大都門庭未廣,不足以觀通變。清代的著名詞選,朱彝尊《詞綜》備而不精,張惠言《詞選》精而不備。按照現代觀點精選一個宋詞讀本,就很必要。建國以來,有關唐宋詞的選本,不下數十種,大都取精用宏,具有通識。本書從二萬多首宋詞中選錄四百余首,歷代傳誦與諸家所選的名作,盡可能囊括在內。入選的名家名作,不但出類拔萃,藝術精湛,還可借此看出詞在兩宋各個階段的發(fā)展脈絡,希望能引起讀者的重視和研究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