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品德——一個關于人的永恒主題
一 品德論:古典倫理學的中心課題
二 近現代倫理學研究重心的偏移
三 追尋美德:當代倫理學向品德論傳統(tǒng)的回溯
四 品德論的理論建構
第一章 品德:一種理性的實踐品質
一 品德的概念
二 品德與其它道德要素的關系
三 品德的本質特征
四 品德分類
第二章 品德是心靈的秩序——品德結構論
一 品德的結構特征
二 品德的形式結構
三 品德的內容結構
第三章 品德就是力量——品德功能與作用論
一 “內得于己”——品德對個體的意義
二 “外得于人”——品德對社會的作用
三 品德內外作用的相關必分析
四 品德與幸福
第四章 品德是人的第二天性——品德生成論
一 影響品德生成的因素
二 品德生成的社會機制
三 品德生成的個體機制
第五章 品德:人性能達到的境界——品德發(fā)展論
一 個性自由與品德發(fā)展
二 品德發(fā)展的三階段
第六章 人的品德與社會結構變遷——品德社會學
一 社會結構變遷與人的品德互動
二 社會結構變遷與創(chuàng)造性品德
三 社會結構變遷與理想品德設計
第七章 市場經濟與人的品德——現代品德論
一 市場經濟對人的品德要求
二 市場經濟與人的品德的影響
結束語 發(fā)揮品德作用 提高人的素質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