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謎一樣的作家,既善于將生活藝術化,又滿懷著近乎浪漫的悲劇情感,她是名門之后,但她以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者而自豪;她既悲天憫人,但時時刻刻又能洞見蕓蕓眾生之可憐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時享受萬眾矚目的喧鬧和形單影只的落寞。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壯的傳奇……張愛玲,現(xiàn)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生於上海,原籍河北豐潤。1921年生於上海,1995年離去於美國洛杉嘰,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中國的團圓節(jié)日:“中秋節(jié)”。現(xiàn)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fā)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有保持超脫的,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節(jié)稱賞,《十八春》則能讓讀者大眾如醉如癡,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二;她受的是西洋學堂?慕逃齾s鍾情於中國小說藝術,在創(chuàng)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tǒng),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張愛玲是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為一個怪人、異人而存在的。也許她將不僅僅屬于現(xiàn)代文學史。遙想幾十年、幾百年后,她會像她欣賞的李清照一樣,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一個穩(wěn)定的位置也說不定,而我們知道,那時候今天為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現(xiàn)代作家肯定都將被忽略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