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生活的地球,是一個瑰麗多彩的生物世界。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就已知的種類來說,就有一百多萬種動物,三十多萬種植物和十幾萬種微生物,還有我們人類,這些共同組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在四十多億年的歷史長河中,地球從一個滿目瘡痍的不毛之地逐步演變成今天豐富多彩的世界,生物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漫長而又蹉跎的進化歷程。在這本書中,作者就是試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簡要地瀏覽和回顧一下這個“滄海變桑田”的復雜經歷,和讀者共同來欣賞地球母親嘆為觀止的壯麗演變旅程。世間的萬物都是進化發(fā)展的。進化論這個今天看來十分淺顯的科學道理,經過了古往今來的無數科學家們艱苦卓越的科學研究才得以證實,這其中我們不能忘記林奈、拉馬克、居維葉、達爾文這些進化論先驅者的奠基性研究工作,也應該記住楊鐘鍵、裴文中、賈蘭坡等這些現(xiàn)代科學家泰斗的英名。這些古生物學家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物種的增加、進化、替代和滅絕,是生命自然界的歷史演變發(fā)展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規(guī)律?,F(xiàn)代生物就是大量的古生物進行發(fā)展的繼續(xù),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親緣關系。正是從記錄歷史檔案的古生物化石入手,古生物學家們?yōu)槲覀兘裉旒姺钡纳锸澜缟粘隽艘环鶆尤说倪M化輪廓:生物的進化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簡單過程,而是一次波浪性前進的旅程,是具有方向、原因和規(guī)律的,于是自然界今天才有了婀娜多姿的奇花異草,有了能上天入水的動物大家族,也才能進化出最高級的生物類型——我們人類。當然,古生物學家對進化歷史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也留下了許多歷史性疑團,如“陸生四足動物的直系祖先之爭”、“恐龍滅絕之謎”、“有沒有活恐龍”、“鳥類的進化和起源”、“人類起源地”、“現(xiàn)代人起起源的爭論”、“野人問題”等等,這些都是令人關注而尚無定論的熱點問題,本書也都盡可能詳盡地進行了介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科學觀點甚至研究方法也在日新月異地出現(xiàn),生物進化歷史的圖像每天都在不斷清晰甚至更新,一些歷史疑團也在逐漸解開。比如,就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之時,美國《科學》和英國《自然》雜志刊登了重大發(fā)現(xiàn),認為在我國云南洽澄江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海口蟲”是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代表著人類漫長演化歷史的第一步,極有可能就是人類的祖先;還有,英國科學家對在不丹發(fā)現(xiàn)的一份毛發(fā)標本進行DNA研究的結果表明,發(fā)現(xiàn)它不屬于任何已知物種,從而從另一個方面成為“發(fā)現(xiàn)雪人的證據之一”。盡可能多披露這些最新生物學研究成果和信息,使本書能跟上進行學說研究的最新動向,這是作者的初衷之一。生物學研究是一個前途遠大、方興未艾的科學領域,人們甚至常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而新世紀伊始,當人類基因圖譜已經繪制完成、少數生物學家甚至聲稱“克隆”人之時,口蹄疫卻在歐洲肆虐,而更為嚴重的則是地球母親歷經滄桑孕育而成的動植物資源卻在每時每刻遭到蹂躪和破壞,觸目驚心的事實和數字每天都在困擾著我們人類。因此,大力提倡保護我們的物種資源和環(huán)境,可以說是本書作者最根本的目的,因為保護生物界的物種多樣性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