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奉告的是,拙稿劃分為三大部分:上篇介述《資治通鑒》主要編修者司馬光、劉攽、劉恕和范祖禹的生平及其志業(yè),簡敘《資治通鑒》編修的緣起、意義、結構與實際工作的概況。下篇則是選擇《資治通鑒》所述的內容,依照原書周、秦、漢、魏諸紀的次序,作扼要的介述和討論。每一專題即成一節(jié),原則上就司馬光的選擇觀點、敘述方式、評論意見等,加以介述?!顿Y治通鑒》是編年體的巨著,把人事系于年月,體裁較為散漫,情節(jié)羅為隱約,這是作者改編成類似“紀事本末”體形式的原因,作者所選擇的每一題目,大體上都是中國歷史上重大的課題,而且多為司馬光“臣光曰”所評論過。作者所這這樣子作命題選擇,是因為一杰可以由此讓讀者了解古代歷史演變的大趨,等于讀了一本簡扼的通史;二來則是讓讀者了解司馬光對這些重大問題的識見及其評論角度思想意識。當然,對此二者,筆者有時也會加和自己的看法,希望讀者由此對這些大事和司馬光的學識為人,有更清晰的深入的認識。最后的部分則是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