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穿越時空

穿越時空

穿越時空

定 價:¥19.80

作 者: (英)詹姆士·金斯(James Jeans)著;劉樂亭[等]譯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劍橋文叢 第一輯
標 簽: 天文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4020727 出版時間: 1998-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56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一個多世紀以來,皇家科學院每年都要邀請一些科學工作者在圣誕節(jié)期間做一些內(nèi)容為“少年兒童能接受”的科學講座。實際上這種說法很模糊,它意味著聽眾將是求知欲強而愛挑剔的人,內(nèi)容要老少皆宜,適合從8歲到80歲不同年齡人的口味,知識面既要考慮到無知學童,又要考慮到博學的自然科學教授和皇家協(xié)會的前輩同仁。他們都希望講座中有使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本書的內(nèi)容包括我有幸應邀在1933-1934年圣誕節(jié)期間做的一些講座,并在某些地方充實了一些在其他較為鄭重的場合講過的內(nèi)容,包括在皇家科學院和其他場合講過的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穿越時空》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地球
地球從一大團熾熱的氣體開始其一生,于20億年前開始冷卻并收縮,于是有了高山、河流。滄海桑田,它的表層藏匿著生命演變的全部歷史。(劉樂亭譯)
第二章 大氣
地球上色彩斑斕,生機勃勃,氣象萬千,宜于生命。這一切都得益于它的大氣層。沒有大氣,天空將一片漆黑,紫外光將無情地侵害地球……(劉樂亭譯)
第三章 天空
宇宙無限,奧秘無窮。人類僅為了解和證明地球繞太陽旋轉就用了數(shù)千年時間,各種學說紛起。一些星體的運行軌跡等問題已開始為人類認識。(鄒映輝、齊焱薔譯)
第四章 月球
月球上溫差極大,世界只呈現(xiàn)黑白兩色,每天都有上百萬顆流星和隕石以每秒30英里的速度擊向月球。那里沒有生命的跡象,一片死氣沉沉。(丁小蔚譯)
第五章 行星
太陽系諸星都有各自的“危險帶”,它是恒星擁有行星、行星擁有衛(wèi)星的淵藪。對九大行星逐個探察,除地球外,其余均不具備存在生命的條件。(師小妹譯)
第六章 太陽
太陽的光為我們傳遞了有關它的許多信息。在其內(nèi)部,一磅重的物質被壓成針頭大小。這么大物質的能量可以使1000英里處的人立即燒焦。(程西寧譯)
第七章 恒星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其余恒星分布在該距離的100萬倍以遠處,肉眼所見約5000顆,是其總量的四千萬分之一。人類用各種方法探測它們。(顧應俊譯)
第八章 星云
原始宇宙是一團混沌的氣體。當它分裂成星云后宇宙開始膨脹,每130億年體積擴大1倍。星云始于球形,漸變?yōu)檐囕喰?,并最終分裂成許多恒星。(婁安如譯)
浩瀚的宇宙
前言
序:天文學的研究
天文學與其他科學一樣,它的進步提供了一系列近似真理的真理,每一個都比前一個更精確。我們獲得的天文知識可與物理、化學等知識互為補充。(鄒映輝譯)
第一章 探索天空
探索太陽系、銀河系的結構及恒星的距離曾是人類探索天空的三個里程碑。我們進而探索恒星的質量、亮度、運行速度以及整個宇宙空間的深度及其結構。(鄒映輝、齊焱薔、楊春陽譯)
第二章 探索原子
我們對宇宙的探索深入到微觀世界,進入分子、原子、原子核、光子等領域,目的是為了探討輻射的本質,研究各類星體能量的損失及其物質的湮滅。(馬崇禧、崔維潔譯)
第三章 探索時間
我們用能量均分、物質湮滅等理論探索地球的年齡和恒星(包括太陽)的歷史。調(diào)查表明,地球上獲得的高穿透力輻射來源于外層空間物質的湮滅。(鐵惠琴譯)
第四章 探索宇宙
探索大星云和恒星是如何誕生的,探索雙星是如何形成的。在重點探討太陽系起源問題時應用了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說、潮汐理論、洛希極限說等。(韋愛軍、孫海玉譯)
第五章 恒星
集中討論恒星的結構及物理性狀,后者包括表面溫度、質量、體積、密度。不同的恒星以不同的速度產(chǎn)生并釋放能量,為使兩者平衡,它們不斷改變直徑。(劉樂亭、顧應俊譯)
第六章 宇宙始末
能量只能從高效能向低效能轉化,字宙的終結是“熱死亡”。而地球在1萬億年后溫度將降低30℃,其間可能有別的災難。所幸我們處于地球史上的輝煌時期。(程西寧譯)
譯后記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