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 動畫文字
1.1 建立一個新文本形狀
1.2 建立一個次形狀
1.3 準備放樣對象
1.4 移動. 復制. 引例對象
1.5 改變形狀步數(shù)(shape step)和放樣線步數(shù)(path step)的選項
1.6 檢查參數(shù)菜單
1.7 打開比例變形窗口
1.8 嗇加新頂點
1.9 改變頂點2的位置
1.10 改變頂點3的位置
1.11 改變頂點4的位置
1.12 改變當前幀
1.13 改變頂點3的位置
1.14 改變頂點2的位置
1.15 關閉錄制
第2章 橘子造型
2.1 放樣橘柄
2.1.1 設定Line工具設定值
2.1.2 畫一條線
2.1.3 生成一個六面的星形
2.1.4 將形狀放樣
2.1.5 給放樣對象賦予顏色
2.2 制作橘子
2.2.1 制作橘子的形狀
2.2.2 旋轉生成橘子
2.2.3 橘子的定位
2.2.4 表皮上貼紋理貼圖
2.2.5 扭轉橘柄
2.2.6 調節(jié)橘柄的顏色
22.7 把材質賦給橘柄
2.3 生成橘葉
2.3.1 建立葉筋
2.3.2 建立葉片部分
2.3.3 拼裝橘葉
2.3.4 沿著橘柄放置橘葉
第3章 手搖鉆
3.1 設定捕捉參數(shù)
3.2 建立手搖鉆頭輪廓
3.3 拉伸手搖鉆鉆頭
3.4 建立溝槽
3.5 拉伸溝槽
3.6 把溝槽從鉆頭上減下來
3.7 生成尖端輪廓
3.8 旋轉生成尖端
3.9 人鉆頭上減掉尖端
3.10 扭轉鉆頭
3.11 建立鉆頭夾具
3.12 建立軸
3.13 建立手把輪廓
3.14 旋轉生成手把
3.15 建立主齒輪
3.16 生成單個輪齒
3.17 在主齒輪上按陣列復制輪齒
3.18 從主齒輪上減掉輪齒
3.19 將對象再現(xiàn)
3.20 建立小齒輪
3.21 形成小齒輪的輪齒
3.22 輪齒的陣列復制
3.23 從小齒輪上將輪齒減掉
3.24 建立固定圈放樣線
3.25 沿固定圈放樣一個圈
3.26 聯(lián)接對象
3.27 對正齒輪
3.28 建立噴射微粒系統(tǒng)
3.29 給噴射施加噪聲
3.30 選定材質
3.31 設定后期制作
3.32 設定發(fā)光和渲染
第4章 運動文本
4.1 建立界面
4.2 建立場景
4.3 生成放樣線
4.4 選擇Edit Spline和Sub-Obuect
4.5 改變頂點為Bezier點
4.6 建立文本
4.7 選擇字體
4.8 拉伸文本
4.9 設定拉伸參數(shù)
4.10 使對象與軌跡相對應
4.11 改變軌變選項
4.12 選擇軌跡
4.13 給文本加間隔
4.14 重新定位文本對象
4.15 施加材質
4.16 設定目標攝像機
第5章 真實材質和燈光
5.1 載入場景
5.2 加第一盞燈
5.3 調整燈光
5.4 調整燈光比例并旋轉燈光
5.5 添加一個泛光燈
5.6 建立燈的材質
5.7 建立坐墊材質
5.8 選擇組成椅子的部件
5.9 建袢材質, 賦給椅子
5.10 建立材質, 賦給畫框
5.11 建立材質, 賦給地板
5.12 建立材質, 賦繪桌腿
5.13 建立材質, 賦給墻壁
5.14 建立畫布材質
5.15 建立大理石材質
5.16 建立多/子對象材質
5.17 把材質修改器賦給整個桌子
5.18 僅選擇桌面的上表面
5.19 賦予另一個材質修改器
5.20 增加立體照明效果
第6章 外部事件的融合
6.1 打開項目文件
6.2 選擇攝像機視圖
6.3 進入Video Post
6.4 返回Video Post控制菜單板
6.5 進入External Event控制菜單板
6.6 選擇加入的外部事件
6.7 回到后期制作窗口
6.8 加入圖像輸出事件
6.9 返回Add Image Output Event窗口
6.10 返回后期制作
6.11 選擇Execute Sequence按鈕
6.12 渲染場景
6.13 建立新圖像窗口
6.14 粘貼圖像
6.15 施用Lens Flare
6.16 剪切圖你到內存緩沖區(qū)
6.17 關閉Photoshop圖像窗口, 退出Photosho
6.18 重新做一遍
6.19 觀察AVI文件
第7章 Web上的透明圖像
7.1 打開項目文件
7.2 渲染圖像
7.3 在Paint Shop Pro中打開圖像
7.4 為主圖像建立視口
7.5 改變背景的明亮度
7.6 改變背景的RGB值
7.7 把繪圖背景設置為綠色
7.8 保存圖像
第8章 多種材質的斜面文本
8.1 簡單的文本
8.2 選擇sans serif字體
8.3 從一個簡單的文字開始
8.4 進入正視圖窗口
8.5 建立簡單的放樣線
8.6 選擇放樣對象
8.7 復制文件
8.8 選擇文本
8.9 放樣文本
8.10 完成放樣
8.11 修改放樣
8.12 對斜面圖形使用縮放控制
8.13 調整斜面控制線
8.14 建立第二個文字
8.15 對齊兩個相同的文字
8.16 拉伸第二個文字
8.17 使用材質編輯器施加紋理
8.18 施加鍍鉻紋理
8.19 從材質庫中的選擇材質
8.20 施加位圖
8.21 施加第二個紋理
8.22 渲染場景
第9章 CRML咖啡館
9.1 安裝基本場景
9.2 制作VRML輔助工具
9.3 設置VRML輔助工具標記的屬性
9.4 標記和VRML輔助工具的聯(lián)接
9.5 為立方體建立一個VRML對象
9.6 設置立方體VRML輔助工具的屬性
9.7 聯(lián)接立方體和VRML對象
9.8 為茶壺建立一個VRML對象
9.9 設置茶壺VRML輔助工具屬性
9.10 將VRML輔助工具與茶壺對象相聯(lián)接
9.11 輸出場景到VRBL
第10章 文本的立體燈光效果
10.1 建立文本
10.1.1 建立一個新場景
10.1.2 打開文本菜單板
10.1.3 使Steps和Optimize選項失效
10.1.4 選擇字體
10.1.5 選擇字體尺寸
10.1.6 鍵入文本
10.1.7 在場景中放置文本
10.1.8 拉伸文本
10.1.9 設置Amount值
10.2 建立攝像機
10.2.1 打開Camera類型
10.2.2 在場景中放置攝像機
10.2.3 設置鏡頭尺寸
10.3 增加燈
10.3.1 選擇燈
10.3.2 增加目標聚光燈
10.3.3 增加一個泛光燈
10.4 增加虛擬對象
10.4.1 選擇Dummy按鈕
10.4.2 建立一個虛擬對象
10.4.3 與燈相聯(lián)接
10.5 制作旋轉燈光的動畫
10.5.1 打開Time Configuration對話框
10.5.2 施轉虛擬對象
10.5.3 設置動畫控制
10.5.4 旋轉虛擬對象
10.5.5 再次旋轉虛擬對象
10.5.6 檢查動畫
10.6 增加立體燈光
10.6.1 打開Rendering菜單
10.6.2 選擇Volume Light
10.6.3 挑選燈光
10.6.4 調整立體燈光參數(shù)
第11章 跳動的表達式
11.1 裝入基本項目
11.2 建立一個表達式控制器
11.3 為球體建立一個簡單的表達式
11.4 選擇控制器
11.5 增加球體的動作
11.6 增加表達式的細節(jié)
11.7 固定跳動的底部邊界
11.8 增加一個變量控制跳動的次數(shù)
11.9 加入跳動的衰減
11.10 修改球體的跳動率
第12章 地獄之門
12.1 制作墻的輪廓
12.2 編輯樣條生成洞口的形狀
12.3 制作墻輪廓的放樣線
12.4 修改墻的放樣線
12.5 沿著放樣線放樣墻輪廓
12.6 翻轉法向
12.7 給洞穴施加噪聲
12.8 洞穴的鏡射
12.9 制作地面
12.10 使用噪聲編輯器
12.11 建立火炬
12.12 對火炬施加噪聲
12.13 施加內部火陷
12.14 施加外部火焰
12.15 復制火炬
12.16 建立大門
12.17 使用陣列復制柱子
12.18 增加三個泛光燈
12.19 制作墻的紋理
12.20 制作地面紋理
12.21 制作火炬紋理
12.22 制作柵門紋理
12.23 火炬內半球環(huán)境設置
12.24 火炬外半球環(huán)境設置
12.25 放置攝像機
12.26 渲染場景
第13章 水下世界
13.1 制作巨
13.1.1 建立輪廓線
13.1.2 使輪廓線光滑
13.1.3 建立第二條支撐線
13.1.4 建立第三條支撐樣條線
13.1.5 為樣條線建立放樣線
13.1.6 讓三條樣條線沿放樣線放樣
13.1.7 編輯放樣后的對象, 建立頂蓋形狀
13.1.8 在比例變形窗口調整X軸
13.1.9 在比例變形窗口調整Y軸
13.1.10 給放樣的對象加上法線
13.1.11 使用Ripple(漪漣)和Noise(噪聲)編輯器
13.1.12 建立下廓
13.1.13 將下腹部放樣
13.1.14 翻轉下腹部
13.1.15 下腹部X軸的形狀
13.1.16 下腹部Y軸的形狀
13.1.17 制作尾部
13.1.18 制作尾部的放樣線
13.1.19 按比例調整放樣后的尾部
13.1.20 給巨定位并把三部分連接到一起
13.1.21 給巨選配材質
13.2 建立水下氣氛
13.2.1 建立海底
13.2.2 把噪聲加到地貌上
13.2.3 給地形貼圖以接受紋理
13.2.4 為海底增加紋理
13.2.5 建立巖壁
13.2.6 為巖壁墻嗇加噪聲
13.2.7 給巖壁貼圖以接受紋理
13.2.8 為巖壁墻嗇加紋理
13.2.9 設置燈光
13.2.10 設置泛光燈參數(shù)
13.3 為水下效果設置聚光燈
13.3.1 建立聚光燈
13.3.2 抽除不想要的對象
13.3.3 陣列拷貝聚光燈
13.3.4 增加一個附加的聚光燈以便照亮巨
13.3.5 使用環(huán)境變量
13.3.6 設置多個聚光燈環(huán)境
13.3.7 設置單一聚光燈環(huán)境
13.3.8 為整個場面設置彌霧效果
13.3.9 建立攝像機
13.3.10 場面渲染
第14章 壓扁的鋁罐
14.1 描繪鋁罐的輪廓
14.2 編輯鋁罐輪廓線
14.3 選擇旋轉生成工具
14.4 建立可樂罐的位圖
14.5 設置紋理
14.6 加入一幅貼圖
14.7 為鋁罐建立貼圖坐標
14.8 調整貼圖坐標
14.9 貼圖坐標的比例綜放
14.10 把模型轉換為板塊
14.11 復制鋁罐
14.12 選擇中心頂點
14.13 從鋁罐的頂部選擇頂點
14.14 從鋁罐的底部選擇頂點
14.15 試驗性的渲染
14.16 加入燈光和攝像機
14.17 讓沒被壓壞的鋁罐顯示出來
14.18 讓鋁罐變形
14.19 用Trace View加入附加的關鍵幀
14.20 調整每個關鍵幀的連續(xù)性
第15章 生動的講演
15.1 輸入面部文件
15.2 輸入聲音文件
15.3 改變部幀數(shù)
15.4 建立控制對象
15.5 指定噪聲控制器
15.6 應用材質編輯器
15.7 應用UCM Map編輯器
15.8 選擇上唇頂點
15.9 應用聯(lián)接的XForm編輯器
15.10 選擇下唇頂
15.11 應用聯(lián)接XForm編輯器
15.12 選擇構成右眼和左眼的多邊形
15.13 選擇左眼瞼頂點
15.14 應用聯(lián)接的的XForm編輯器
15.15 選擇右眼瞼頂點并應用聯(lián)接的XForm編輯器
15.16 輸入背景文件
15.17 建立多/子對象材質
15.18 制作眼瞼動畫
15.19 檢查場景的設置
15.20 后期制作
第16章 雄偉的紀念堂
16.1 建立圓頂大廈
16.1.1 生成墻壁
16.1.2 勾劃墻壁輪廓
16.1.3 將墻壁拉伸
16.1.4 調整貼圖比例
16.1.5 構各柱子
16.1.6 在柱子上作槽
16.1.7 從大賀中減掉若干個小賀的豐爾運算
16.1.8 建立柱子放樣線
16.1.9 沿柱子放樣線放樣
16.1.10 沿放樣線把形狀對齊
16.1.11 圍墻壁陣列拷貝柱子
16.1.12 建立天花板
16.1.13 作一個縮小了的半球
16.1.14 從原來的半球中減去縮小了的半球
16.1.15 建立光孔
16.1.16 圍天花陣列拷貝立方體
16.1.17 把UCM Map 用到天花板上
16.1.18 建立地板
16.1.19 建立塑像的基座
16.2 建立塑像
16.2.1 輸入將軍塑像文件
16.2.2 給塑像比例
16.2.3 給塑像分組
16.2.4 為塑像定位
16.2.5 把UVM Maping用到塑像上
16.3 選擇材質
16.3.1 選擇圓頂建筑的材質
16.3.2 建立地板的材質
16.3.3 建立塑像材質
16.3.4 建立塑像基座的材質
16.4 氣氛設置
16.4.1 定位泛光燈
16.4.2 設定柱子的影子
16.4.3 照亮天花板
16.4.4 照亮塑像
16.4.5 建立煙霧
16.4.6 調整Environment設置
16.5 設置攝像機
第17章 廣告牌
17.1 載入簡單的場景
17.2 建立一個球體
17.3 移動球體
17.4 建立自由聚光燈
17.5 建立聚光燈的表達式控制器
17.6 建立兩個變量
17.7 鍵入表達式
17.8 建立燈泡對象的材質
17.9 為燈泡的材質建立表達式控制器
17.10 給燈泡對象賦予表達式
17.11 將球體和燈編為一組
17.12 將燈泡組復制兩次
17.13 改變兩個新個組的材質
17.14 調整第二組燈泡的表達式
17.15 重復上一步驟
17.16 建立各組的實例
17.17 設置燈泡材質的材質效果通道
17.18 建立Video Post順序
第18章 導彈鎖定
18.1 打開場景
18.2 密切跟蹤
18.2.1 第0幀
18.2.2 將微粒系統(tǒng)與導彈相連接
18.2.3 給微粒系統(tǒng)賦加紋理
18.2.4 改變動畫的第31幀場景
18.2.5 修改動畫的第90幀
18.2.6 從第0幀開始使背景動起來
18.2.7 生成第90幀的背景圖的動畫
18.2.8 建產側風導彈噴氣口的亮光
18.2.9 增加場景事件
18.2.10 加入圖像模式轉換事件
18.2.11 加入圖像輸了事件
18.2.12 使用Vidio Post渲染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AVI文件
第19章 機甲戰(zhàn)警IK
19.1 載入模型
19.2 建立足部的連接信息
19.3 復制旋轉信息
19.4 設置腿部的旋轉信息
19.5 復制旋轉信息
19.6 設置關節(jié)的旋轉信息
19.7 復制旋轉信息
19.8 調整中間的腿
19.9 調整兩條外側腿
19.10 設置外側腿的旋轉
19.11 設置軀干連接
19.12 制作機器人動畫
19.13 移動外側的腳
19.14 將機器人移動到下一個位置
19.15 加入噪聲
19.16 重復運動
19.1.7 載入背景
19.18 放置機器人
19.19 生成激光
19.20 使用Video Post渲染
第20章 虛擬化開
20.1 建立花朵
20.1.1 建立莖部的輪廓
20.1.2 畫出莖部放樣線
20.1.3 沿放樣線放樣莖部的輪廓
20.1.4 給莖部施加噪聲
20.1.5 建立花瓣的輪廓
20.1.6 建立花瓣的放樣線
20.1.7 建立花瓣
20.1.8 復制花瓣
20.1.9 建立花蕾的放樣線
20.1.10 沿花蕾放樣線放樣莖部的輪廓
20.1.11 給花蕾添加噪聲
20.1.12 建立花蕊
20.1.13 給花蕊添加噪聲
20.1.14 光順花蕊
20.1.15 使花蕊成錐形以便放入花瓣中
20.1.16 建立花盆
20.1.17 旋轉生成花盆
20.1.18 翻轉法向
20.1.19 建立泥土
20.1.20 建立峰和谷
20.1.21 光順外表面
20.2 生成花開的動畫
20.2.1 給花瓣的放樣線附加控制點
20.2.2 給放樣線中的其他點賦加XFOrm格式
20.2.3 生成花瓣的動畫
20.2.4 移動并鍵點
20.2.5 移動花瓣的控制點
20.2.6 調整花瓣的比例
20.2.7 調整花瓣的放樣線
20.2.8 給花蕾的放樣線添加控制點
20.2.9 生成花瓣放樣頂點的動畫
20.2.10 生成整個花朵的動畫
20.2.11 使花朵彎曲
20.2.12 設定界限
20.2.13 施加角度和方向
20.2.14 選取材質
20.2.15 放置攝像機
20.2.16 渲染預覽圖像
第21章 三維動作人物
21.1 籌劃
21.2 建立人物的軀干
21.2.1 打開項目文torso.max
21.2.2 用比例工具調整軀干外形
21.3 建立頸部的頭部
21.3.1 打開項目文件head.max
21.3.2 使用Hierarchy控制菜單板調整軸點
21.3.3 頭部放樣
21.3.4 用Scale控制調整頭部外形
21.3.5 生成橢圓以制作視鏡
21.3.6 用Edit Spline控制菜單編輯橢圓
21.3.7 復制和拉伸
21.3.8 復制視鏡并調整視鏡的形狀
21.3.9 對視鏡形狀進行布爾計算
21.3.10 給視鏡加錐度
21.3.11 裝配視鏡
21.3.12 建立超級英雄的護耳
21.3.13 建立鼻部
21.3.14 使用Scale調整鼻部外形
21.3.15 建立唇部
21.3.16 放樣唇部形狀
21.3.17 調整唇部外形
21.3.18 在頭部放置唇部
21.4 把頭部裝到軀干上
21.4.1 把head.max文件和torso.max文件合并
21.4.2 建立頸部
21.4.3 放樣頸部
21.4.4 用Bend編輯器彎曲頸部
21.5 建立手臂
21.5.1 建立大臂
21.5.2 放樣大臂
21.5.3 采用比例變形控制功能完成大臂網絡
21.5.4 放樣小臂
21.5.5 用比例變形控制菜單板調整小臂外形
21.5.6 裝配手臂
21.6 建立腿部
21.6.1 腿部造型
21.6.2 放樣大腿
21.6.3 用比例變形控制功能完成大腿網格的制作
21.6.4 放樣小腿
21.6.5 用比例變形控制板調整小腿外形
21.6.6 裝配腿部
21.6.7 建立足部
21.6.8 用比例變形控制功能調整足部外形
21.7 建立手部
21.7.1 打開hand.max文件
21.7.2 放樣手掌
21.7.3 用比例控制調整手掌外形
21.7.4 旋轉生成手指部分
21.7.5 生成手指時的復制. 改變大小和聯(lián)接
21.7.6 手指相對手掌的旋轉和就位
21.8 復制. 合并各部分
21.8.1 合并手臂
21.8.2 合并后手臂的尺寸改變
21.8.3 合并手部
21.8.4 進行手部和手部的復制. 鏡射和再就位
21.8.5 建立臀部
21.8.6 放樣臀部
21.8.7 用Svale控制板調整臀部外形
21.8.8 合并足部和腿部模型
21.8.9 復制. 鏡射. 重新定位腿部和足部
21.9 給三維人物施用紋理
21.9.1 建立第一種顏色
21.9.2 建立第二種顏色
21.9.3 建立第二種顏色
21.9.4 建立子對子對象紋理貼圖
21.9.5 選擇多/子對象功能
21.9.6 賦ID號
21.9.7 重復操作
21.9.8 給對象賦雙重紋理
21.9.9 把多/子對象材質賦給頭部和手臂
21.9.10 施加其他紋理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