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1899-1967),原名潘光亶,字仲昂,筆名光旦。江蘇寶山縣人(今屬上海市)。著名的社會學家。1913-1922在清華學校學習。1922年赴美國留學,先在紐約普夏州哈諾浮達茂大學主修生物學,1924年獲學士學位。1925-192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主修動物學、古生物學、遺傳學,獲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歷任上海吳淞政治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上海光華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東吳大學、復旦大學教授。1934-1937年任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曾兼副教務長。1938-1946年任西南聯合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社會學系主任、教務長。1941年參與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改為中國民主同盟),為其機關刊物《民主周刊》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學院教授、歷史系副主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等職。潘光旦教授畢生從事優(yōu)生學的教學和研究,專長于生物進化與遺傳、社會思想史、家族制度史、人才學、性心理學、民族學的教學與研究,對家譜學、優(yōu)生學等有特出的貢獻,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獨到的見解。主要著作收入《潘光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