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外語英語讀物卡斯特橋市長

卡斯特橋市長

卡斯特橋市長

定 價:¥13.80

作 者: (英)托馬斯·哈代(T.Hardy)著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叢編項: 英語經典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標 簽: 英語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0009070 出版時間: 1995-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8cm 頁數: 403 字數:  

內容簡介

  打草工亨查德嗜酒,與百般勸阻的妻子吵架,酒醉之時以5英鎊將妻子連同襁袍中的女兒賣給了途經那里的水手紐森。酒醒后,他后悔莫及,發(fā)誓滴酒不沾,并千辛萬苦地追尋妻女。數月后,徒勞的亨查德到了卡斯特橋市,從此他拼命工作,終因經營糧食干草而致富,多年后再因深孚眾望而當選為卡斯特橋市長。此時,亨查德原妻獲悉紐森已在海上喪生,便帶上女兒尋訪到卡斯特橋。亨查德毫無猶豫地與妻子再次結了婚,盡管在此之前他已有一個戀人露西塔。享查德的妻子不久去世,與他合伙的年輕人法爾弗雷這時也已反目,成了自己強勁的競爭對手。亨查德于是禁止女兒與法爾弗雷交往,直到他意外發(fā)現女兒的親生父親是紐森而非自己。千里迢迢投奔亨查德的露西塔出乎意料地嫁給了法爾弗雷。法爾弗雷因經營有術。極獲成功,而此時的亨查德卻因投機失敗而破產,而且多年前出賣妻女的丑聞也已張揚。亨查德戳破了露西塔與自己的多年私情,終于致使露西塔含羞而死。亨查德在格守了21年誓言之后,重又破戒飲酒。對于亨查德來說,剩下的全部安慰就是女兒了,孰料紐森此時竟又突然回來認領女兒。得知了真相的女兒結果還是回到紐森身邊。在女兒與法爾弗雷的婚禮上,亨查德受到冷遇,他孤獨地離去了。最后在荒原上的一座小屋里亨查德悲慘死去。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是英國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1840年生于英國西南部的一個小村莊博克漢普頓。那里的人們以農業(yè)為生,到處是牛哞羊咩,鳥語花香。這種自然環(huán)境日后成為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親是個小建筑商,他的母親特別重視對他的教育,鼓勵他研習古典文學,這對哈代產生了很大影響。1856年他離開學校,給一名建筑師當學徒。業(yè)余時間,他人量閱讀文學和哲學著作,還讀了不少神學著作。哈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詩歌開始。繼而轉向小說創(chuàng)作。1871年他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計出無奈》。1872年《綠林蔭下》問世。這部作品是一系列“人物與環(huán)境的小說”的開端。1874年發(fā)表的《遠離塵囂》獲得了廣泛贊揚。自此,哈代放棄了建筑師的職業(yè),專心致力于小說創(chuàng)作。1878年,哈代發(fā)表了《還鄉(xiāng)》,這部小說反映了工業(yè)資本侵入農業(yè)社會后產生的種種矛盾。小說中景色描寫占有突出位置,體現了大自然的嚴酷無情,而類則無力掌握自己的命運。1886年發(fā)表的《卡斯特橋市長》同樣強調了命運對人的殘酷無情。1891年《德伯家的苔絲》出版,這是哈代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他的這部作品以其揭露了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的虛偽和法律的不公正,而引起了強烈反響。1896年《無名的裘德》問世,該小說反映當時社會深刻的道德危機,同樣帶有濃重的悲劇色彩。哈代的作品以人為中心,表現人的本能和人的感情,尖銳地批判虛偽的宗教和道德觀念。他的作品愈來愈受到重視,也不斷被搬上銀幕而為大眾所接受。

圖書目錄

    CONTENTS
   General Editor's Preface
   Map of Hardy's Wessex
   Introduction
   Acknowwledgerments
   Note on the Text
   Select Bibliography
   A Chronology of Thomas Hardy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Explanatory Notes
   Dialect Glossary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