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生物教育學

生物教育學

生物教育學

定 價:¥14.00

作 者: 周美珍主編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學科教育學叢書
標 簽: 生物學

ISBN: 9787533809317 出版時間: 199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00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學科教育學是教育科學領域內(nèi)正在興起和形成中的一門分支學科。近年來,我校從事中小學各科課程、教材、教法研究的部分教師,接受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guī)劃重點科研課題“學科教育學”的研究任務。學科教育學這套書的編輯出版與科學研究是同步進行的,既富理論意義,更具實踐價值。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建立它的學科體系本身就是一項科研任務。目前對它的研究對象和性質(zhì)、任務等問題的看法尚不一致,這是很自然的。編寫學科教育學這套書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關鍵還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每個時代的教育科學的理論特色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這套書的時代性應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代科學的結合上。我們要站在方法論的高度來闡述各科的教學方法,不僅應介紹具體的教學方法,還要對這些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作總體的考察。只有這樣才能揭示各學科知識與教育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才能使學科教育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法具有更高的理論層次。1986 年12 月12 日,國家教委負責同志在全國高師師資培訓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不僅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學,還要建立自己的學科教育學,這方面的工作是大量的,有廣闊的天地,大有可為。如果要講學術性,我們師范教育的學術性的特點,就在這里?!边@段話,給學科教育學的建設工作以很大的鼓舞??蒲幸碚撀?lián)系實際,實踐才是理論的源泉。應該說學科教育學是在學科教學法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結合教學法課程的教改實踐,對傳統(tǒng)教育理論的總結、反思和對新教育理論的探索,孕育著學科教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長期以來,分科教學法偏重于某一學科教學過程中某些教學法規(guī)的研究,對學科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學科教學過程中師生素質(zhì)構成的研究重視不夠,而學科教育學研究某一學科的教育原理和教學規(guī)律,更重視“教書育人”。應該說,“學科教育學”的孕育和誕生是教學法學科的發(fā)展和提高。分科教學法是以“學科教學過程”為研究對象,以探索學科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和準則為研究任務。而學科教育學則以針對學科特點、研究學科的教育規(guī)律為己任,揭示學科與教育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尋求學科與教育學在教育過程中的最佳結合,要求教育學一般規(guī)律與學科特點的統(tǒng)一。因此學科教育學研究的目標和總的要求,顯然比分科教學法更全面,更重視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其研究功能更集中地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學習心理理論、現(xiàn)代信息理論的武裝,以及學科教育評估標準和現(xiàn)代化手段的探究。從學科教學法發(fā)展為學科教育學,這涉及認知理論的發(fā)展。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踐——理論——實踐的基本原理出發(fā),對學科的教育規(guī)律不斷加深認識的過程,是與掌握知識、技能,更好地應用于社會的過程相一致的。正如前面已經(jīng)指出的,如何通過現(xiàn)代教育理論、信息理論的武裝,不斷地拓寬對教學規(guī)律審視的視角,以加深其認識,可能是學科教育學需要持續(xù)追求的目標。它不僅要吸收相關學科的營養(yǎng),而且要綜合研究本學科與教育學的關系。因此,它應該有自己新的研究視角和新的邏輯起點。例如,把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的觀念引入學科教育學,就是對傳統(tǒng)教學法教育觀念上的新突破。也就是要把傳統(tǒng)的理科課程,提高到新的水平;要在教育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參與社會決策提出要求。我們看到:(1)學科教育學是社會、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當代社會的發(fā)展,以突飛猛進的科技進步為顯著標志,它反映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需求;科技本身的發(fā)展既體現(xiàn)在學科之間的高度綜合,又顯示于各學科內(nèi)部的高度分化。如何按照這些新特點來探索學科教育的規(guī)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學科教育學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正是建立在社會對教育科學的這種新需求和教育科學本身向縱深發(fā)展的交叉點上。(2)學科教育學是學科教育改革實踐的理論總結。教育改革的實踐反映到理論上,就是教育科學的發(fā)展,在這里它反映的是教育科學與某一特定學科之間的結合,探討這一結合的最優(yōu)化需要由學科教育學來承擔。(3)學科教育學是培養(yǎng)適應時代特點,為提高學生素質(zhì)服務的新師資的需要。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一代新人,一代新人的培養(yǎng)又依賴于高質(zhì)量的教師隊伍。學科教育學在建設新型教師隊伍和指導教書育人工作中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4)學科教育學是教育科學最新成果和學科本身的新發(fā)展在教學實際中的反映的產(chǎn)物。這表明:學科教育學將綜合教育科學與學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嶄新的體系。如上所述,學科教育學的主要功能和社會價值,集中表現(xiàn)在學科教育的最佳社會效益上。所以學科教育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按照“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方針,堅持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以科學的方法為武器,通過師范教學的實踐,使它不斷吸收營養(yǎng),在理論上加以完善。當然,任何一門學科的誕生和發(fā)展,都需要有一個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學科教育學也不會例外。目前,華東師范大學已研究確定逐漸把學科教學法課程發(fā)展為學科教育學。我們準備與同行們一道,在教書與育人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一些理論問題的認識。

作者簡介

暫缺《生物教育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生物學課程的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
第一節(jié) 生物學課程的教育目標
第二節(jié) 生物學課程的德育與美育
第二章 生物學課程及其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課程與課程結構
第二節(jié) 生物學教學大綱和教材
第三節(jié) 我國生物學課程的歷史沿革
第四節(jié) 國外和港臺地區(qū)生物學課程述評
第五節(jié) 生物學課程改革概況與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生物學學習及其過程
第一節(jié) 學習和生物學學習過程
第二節(jié) 生物學學習特點
第四章 生物學學習活動
第一節(jié) 生物學概念的學習
第二節(jié) 生物學技能的學習
第三節(jié) 生物學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五章 生物學學習的記憶和學習遷移
第一節(jié) 生物學學習的記憶
第二節(jié) 生物學學習的遷移
第六章 生物學學習動機和情感因素
第一節(jié) 生物學學習動機
第二節(jié) 生物學學習興趣
第三節(jié) 學習情感、意志和習慣
第七章 生物學教學原則
第一節(jié)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原則
第二節(jié) 直觀性原則
第三節(jié) 綜合化原則
第四節(jié) 實踐性原則
第八章 生物學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生物學教學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生物學講授、談話法教學
第三節(jié) 演示法教學
第四節(jié) 生物學實驗教學
第五節(jié) 發(fā)現(xiàn)法教學
第九章 生物學教學中的電化教育
第一節(jié) 生物學電化教育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生物學電化教育手段的應用
第三節(jié) 電子計算機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第四節(jié) 微格教學
第十章 生物學教學的設計
第一節(jié) 生物學課堂教學的設計
第二節(jié) 生物學課外活動的設計和組織
第十一章 生物教育評價
第一節(jié) 生物教育評價的作用和方法
第二節(jié) 生物學課堂教學評價
第三節(jié) 生物學考試評價
第四節(jié) 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
第十二章 生物教師
……
第十三章 生物教育科學研究
后記
主要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