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情報組織與利用

情報組織與利用

情報組織與利用

定 價:¥11.50

作 者: (美)達格伯特·索爾格爾著;謝新洲等譯
出版社: 書目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情報存貯 情報檢索

ISBN: 9787501309399 出版時間: 1992-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 46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情報存貯與檢索系統的基本理論問題和設計問題。

作者簡介

暫缺《情報組織與利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I部分 情報傳遞的系統方法
   第一章 解決問題的情報系統
   第二章 情報的性質
    目的
    2.1意象的作用
    2.2孤立個人意象的形成
    2.3通過交流的意象形成
    2.4情報傳遞和利用模型
    2.5數據、情報和知識
    2.6按所提供服務分類的情報系統類型
    2.7小結與推出的原則
   第三章 情報的結構
    目的
    導言
    3.1大學數據庫:一個實例
    3.2情報結構的元素
    3.3分析參考工具:一個實例
   第四章 情報傳遞網絡
    目的
    導言
    4.1情報傳遞網絡中的環(huán)節(jié)
    4.2環(huán)節(jié)模型
    4.3環(huán)節(jié)的特性
   第五章 情報系統結構
    目的
    5.1情報系統的總體結構
    5.1.1識別特定用戶需求
    5.1.2獲取實體或有關情報
    5.1.3情報存貯與檢索系統
    5.1.4將情報或實體提供用戶利用
    5.1.5情報的進一步處理
    5.1.6識別一般需求:需求指南
    5.1.7公共關系
    5.1.8系統的功能劃分與組織劃分
    5.2檢索向題:導引
    5.2.1索引語言和文檔的結構:導引
    5.3ISAR系統的結構
    5.3.1作為整體的ISAR系統
    5.3.2系統規(guī)則與約定:概念模式
    5.3.3對ISAR系統其它組份的說明
    5.4定義
    5.4.1敘詞、人口詞、索引語言、人口詞表、敘詞表
    5.4.2檢索提問、提問、提問表述、提問表達式
    5.4.3 標引、編目、編碼
    第Ⅱ部分 ISAR系統的目標
   第六章 系統分析
    目的
    導言
    6.1制定決策的方法
    6.2系統分析過程的功能
    6.3系統分析的階段:系統生命周期
    6.4系統分析中情報與數據的搜集
    6.5選擇決策
    6.8面向資源與面向問題的系統分析
    6.7性能與情報服務的影響
   第七章 用戶問題與需求評估
    目的
    導言
    7.1作為系統設計基礎的用戶研究
    7.2需求研究的原則
    7.2.1指定優(yōu)先權
    7.2.2用戶與情報人員的責任分擔
    7.2.3需求、期望、要求或被認知的需求、利用與效果
    7.2.4無限制的需求評估
    7.3需求研究的方法
    7.3.1基于記錄的問題分析
    7.3.2提問與檢索行為分析
    7.3.3查詢(潛在)用戶的需求
   第八章 情報存貯與檢索系統的目標
    目的
    導言
    8.1結果質量的評價(局部性能)
    8.1.1結果質量各方面的評價
    8.1.2結果質量的一個單一綜合量度
    8.2ISAR系統總性能的評價量度
    8.3測試與評價
    8.4相關性和相關性判定
    8.5ISAR系統設計和運行的啟示
    8.5.1系統設計的啟示: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特性
    8.5.2系統運行的啟示
    8.5.3相關性判定與職業(yè)化
    第Ⅲ部分 數據模式和數據結構
   第九章 數據模式和格式
    目的
    導言
    9.1概念模式的設計
    9.1.1實體標識符形式的規(guī)則和約定
    9.1.2建立關系的一般規(guī)則:用一些簡單規(guī)則來表明這一概念
    9.2記錄格式:一般問題
    9.2.1記錄在數據庫操作中的功能
    9.2.2結構:一個關鍵概念
    9.2.3固定字段記錄和可變字段記錄
    9.3數據模式設計和評價標準
    9.4輸入格式
    9.4.1輸入格式的設計問題
    9.5輸出格式
    附錄9.1記錄格式舉例
   第十章 基本提問表達式
    目的
    10.1邏輯“與”(AND)
    10.2邏輯“或”(OR)
    10.3邏輯“與”和邏輯“或”混和使用
    10.4自然語言中“與”的模糊性
    10.5括號的層次
    10.6邏輯“非”(NO±)及其隱含的危害
    第十一章 數據結構和存取
    目的
    11.1數據結構的研究
    11.2數據結構的功能與特性
    11.3作為數據結構的主文檔和索引文檔
    11.3.1術語注釋
    11.3.2一些用法及設計思想
    11.3.3作為數據結構一部分的實體主文檔
    11.4序的概念
    11.5文檔類型的二維連續(xù)統
    11.6數據庫成本與檢索成本之間的權衡取舍
    11.6.1情報量
    11.6.2有序程度
    11.6.3關于設計的一些考慮
    11.7 定義
    第Ⅳ部分 索引語言功能與結構
   第十二章 詞義控制
    目的
    導言:詞義控制的問題
    12.1概念和語詞:同義詞一多義詞結構
    12.2密切相關的概念的聚類:等價結構
    12.3分類結構
    12.4索引語言
    12.5敘詞表
   第十三章 索引語言功能
    目的
    13.1回顧:情報檢索問題
    13.2索引語言在標引中的作用
    13.2.1面向實體標引的缺陷
    13.2.2面向提問的標引:一般方法
    13.2.3面向提問的標引:實現
    13.2.4增補的面向實體的標引
    13.3索引語言在檢索中的作用
    13.3.1適用于提向表達式的檢查表技術
    13.3.2對面向提問標引不足的彌補
    13.4索引語言在數據庫組織中的作用
    13.5選擇最佳的標引方法
    13.5.1標引費用
    13.5.2標引質量
    13.5.3檢索費用與質量
    13.6等級體系的作用:小結
    13.7標引和分類的方法論
   第十四章 索引語言結構1:概念結構
    目的
    導言
    14.1等級體系
    14.2概念組配與語義分解、組面分析
    14.3概念組配與等級體系間的相互作用
    14.4應用和例證:檢索
    14.5概念分析 組面分析:評論
    14.5.1組面表的設計
    14.5.2對一般概念的認識
    14.5.3亞面
    14.5.4組面分析與先組敘詞的詞間關系
    14.5.5語義分解和組面分析的優(yōu)越性
    14.6等級結構:評論
    14.6.1等級關系與相關關系
    14.6.2等級關系的類型
    14.6.3收錄新的上位概念
    14.7敘詞表編制中概念的形成
   第十五章 索引語言結構2:數據庫組織
    目的
    導言
    15.1問題
    15.2實體成組,成組文檔中的檢索
    15.2.1成組的思想與先組式敘詞
    15.2.2從思想到現實:限定先組
    15.2.3成組文檔的存取優(yōu)越性
    15.3成組聚類與實體描述
    15.4后組與先組
    15.4.1后組與先組的程度
    15.4.2確定總體先組程度
    15.4.3確定各個先組敘詞
    15.4.4標引和檢索中的先組敘詞
    15.5出于存取目的的索引語言的組織
    15.5.1查詞索引
    15.5.2敘詞的設計與排列
    15.6適用于不同檢索裝置的集成索引語言
   第V部分ISAR系統運行與設計
    第十六章 標引的專指度與窮舉度
    目的
    16.1標引對系統性能的重要性
    16.2標引的窮舉度與專指度定義
    16.2.1窮舉度的定義
    16.2.2專指度的定義
    16.3標引的窮舉度和專指度對檢索性能的影響
    16.3.1窮舉度的影響
    16.3.2專指度的影響
    16.3.3關于窮舉度和專指度影響的錯誤觀念
    16.3.4小結
    16.4設計標引規(guī)則與步驟
    16.4.1影響窮舉度的因素
    16.4.2影響專指度的因素
    16.4.3 費用問題
   第十七章 檢索
    目的
    導言
    17.1認識和表述需求、表述檢索需求
    17.1.1認識一個需求的存在
    17.1.2給出提問表述
    17.1.3決定明確的檢索要求
    17.2制定檢索策略
    17.2.1構造概念提問表達式
    17.2.2選擇情報源并按檢索順序排序
    17.2.3將概念提問表達式轉換成情報源的語言
    17.2.4自由文本檢索
    17.2.5概念提問表達式與面向特定情報源的提問表達式間的交互作用
    17.3檢索策略的執(zhí)行
    17.4回顧檢索結果并改進檢索
    17.5編輯檢索結果并傳遞給用戶
    17.6檢查結果是否對用戶有幫助
    17.7交互
    17.8監(jiān)控檢索過程和評價檢索結果
   第十八章 情報系統設計與評價
    目的
    導言
    18.1確定用戶要求與能力
    18.1.1確定情報系統的范圍
    18.1.2獲取檢索提問
    18.2建立館藏并進行相關性判斷
    18.2.1建立實體館藏
    18.2.2進行檢索前相關性判斷
    18.3設計和建立ISAR系統
    18.4運行ISAR系統
    18.4.1標引實體
    18.4.2構造提問表達式
    18.4.3檢索實體并判斷其相關性
    18.5評價ISAR系統性能
    18.5.1宏觀分析:性能度量
    18.5.2微觀分析:檢索成功與失敗
    18.6檢索測試及系統設計與運行
    18.7作為設計原則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18.8作為設計原則的面向問題的立場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