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

定 價:¥20.00

作 者: 溫儒敏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材系列
標 簽: 評論

ISBN: 9787301022238 出版時間: 1993-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標不是全景式地掃描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的詳細地貌,而是集中展示批評上一些最為重要的“景點”,有選擇地論評14位最有代表性的批評家及相關的批評流派,以此概覽現(xiàn)代批評史的輪廓。這14家批評的選擇是頗費一番斟酌的,現(xiàn)代涉足批評的人很多,可是大部分都并非純粹意義上的批評家,他們或者寫過許多書評去解釋作品,或者發(fā)表各種意見參與論爭,卻大都視批評為創(chuàng)作獨立的理論創(chuàng)造的,是極少數(shù)的。選論14家,可能同時考慮全局,考慮這14家的周圍的幾十家、上百家,這就有一個定“點”的問題。書中每分論一家都兼顧其在整個批評格局中的“方位”,他到底處在批評史的哪個環(huán)節(jié),與其他批評傾向和流派有什么關系,等等。本書所論列的各家批評并不是按照嚴格的歷史進程排列,但大體還是看得清整個批評史的流脈,特別是各派批評的得失及彼此間的對立、互補、循環(huán)等結構關系。本書所選論的14位批評家以往大都還少有專門研究,即使是已經得到學術界一些專論的批評家,筆者仍力圖深究并提出某些新的看法。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王國維文學批評的現(xiàn)代性
 一、誤讀中的批評新視景
 二、以外化內與中西匯通
 三、“第二形式之美”說的原創(chuàng)性
 四、“境界”說及相關的審美批評概念
 五、兩種批評話語的糾葛與融會
第二章 周作人:從“人的文學”到文學是“自己的園地”
 一、對“為人生”與“為藝術”之爭的超離
 二、寬容原則
 三、散文理論與散文批評范疇
第三章 成仿吾:表現(xiàn)說的變形與實用批評
 一、“表現(xiàn)說”被社會功利性的繩索所牽縛
 二、批評的同情與超越
 三、實用批評的得失
第四章 梁實秋對新人文主義的接受與偏離
 一、二元人性論
 二、靠攏古典主義
 三、對五四新文學的苛責與反思
 四、關于論爭及其他
第五章 茅盾的社會—歷史批評與“作家論”批評文體
 一、以表現(xiàn)人生指導人生為準繩
 二、從泰納到左拉
 三、突破與困惑
 四、“作家論”批評文體
第六章 李健吾的印象主義批評
 一、靈魂在杰作之間的奇遇
 二、整體審美體驗
 三、隨筆性的批評文體
第七章 馮雪峰:馬克思主義批評的中國化
 一、對“左”傾機械論文學思潮的局部抵制
 二、“左聯(lián)”時期的規(guī)范化批評
 三、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思考:“人民力”與“主觀力”統(tǒng)一
 四、“思想性典型”的命題
第八章 周揚:批評的權力話語以及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
 一、從屬論、形象論與真實論
 二、關于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
 三、“一點兩線”的批評范式
 四、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
第九章 胡風的體驗現(xiàn)實主義批評體系
 一、以“主觀戰(zhàn)斗精神”說為基點
 二、針對性靈主義、公式主義和客觀主義
 三、構筑體系的三個支柱
 四、批評中滲透詩人的真誠與理論家的執(zhí)拗
第十章 朱光潛:直覺論美學間架中的批評理論
 一、美感經驗分析與“創(chuàng)造的批評”觀
 二、詩美學與新詩理論辨正
第十一章 其他幾位特色批評家
 一、沈從文的《沫沫集》
 二、梁宗岱的“純詩”理論
 三、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四、唐湜的《意度集》
附錄 主要參考書志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