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目標不是全景式地掃描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的詳細地貌,而是集中展示批評上一些最為重要的“景點”,有選擇地論評14位最有代表性的批評家及相關的批評流派,以此概覽現(xiàn)代批評史的輪廓。這14家批評的選擇是頗費一番斟酌的,現(xiàn)代涉足批評的人很多,可是大部分都并非純粹意義上的批評家,他們或者寫過許多書評去解釋作品,或者發(fā)表各種意見參與論爭,卻大都視批評為創(chuàng)作獨立的理論創(chuàng)造的,是極少數(shù)的。選論14家,可能同時考慮全局,考慮這14家的周圍的幾十家、上百家,這就有一個定“點”的問題。書中每分論一家都兼顧其在整個批評格局中的“方位”,他到底處在批評史的哪個環(huán)節(jié),與其他批評傾向和流派有什么關系,等等。本書所論列的各家批評并不是按照嚴格的歷史進程排列,但大體還是看得清整個批評史的流脈,特別是各派批評的得失及彼此間的對立、互補、循環(huán)等結構關系。本書所選論的14位批評家以往大都還少有專門研究,即使是已經得到學術界一些專論的批評家,筆者仍力圖深究并提出某些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