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冀東朱杖子地區(qū)古元古代花崗巖:綠巖帶特征及金礦床

冀東朱杖子地區(qū)古元古代花崗巖:綠巖帶特征及金礦床

冀東朱杖子地區(qū)古元古代花崗巖:綠巖帶特征及金礦床

定 價:¥12.00

作 者: 李錦蓉著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花崗巖 綠巖 金礦床

ISBN: 9787116023222 出版時間: 199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62頁 字數: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是“八五”國家重點黃金科技攻關項目研究成果系列之一。書中對冀東古元古代地層、地殼運動和線形活動帶變形機制,綠巖帶劃分標志、地層層序、巖石組合與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并對同構造期花崗巖做了單元劃分,研究了它們的源巖分異系列,論述了花崗巖-綠巖帶形成于地塊邊緣造山帶的構造環(huán)境。最后指出有找礦遠景的金礦類型、控礦模式,并對典型金礦床進行剖析,提出了預測靶區(qū),經采礦實踐證實,已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本書是目前我國第一本較系統(tǒng)論述古元古代花崗巖-綠巖帶特征和金礦床的專著,它反映了我國在該領域內研究的新成果,內容豐富,頗有新見,可供從事前寒武紀地區(qū)的生產、科研和教學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李錦蓉,1939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6年入成都地質學院,1965年于長春地質學院構造地質學研突生畢業(yè),先后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和地質力學所從事地質力學、區(qū)域構造、古構造、構造找礦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鞍恕の濉逼陂g,參加了與俄羅斯共同開展的汾渭和貝加爾地區(qū)構造對比研究工作,并前往貝加爾地區(qū)進行科學考察。完成國家級和部級重點科技項目(課專題)“華北地塊北緣基底與蓋層構造演化”等1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合著專著4部,獨著1部。現(xiàn)為地質力學所碩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古元古代地質構造
    一、古元古代地層
    (一)雙山子群巖石地層特征
    (二)朱杖子群巖石地層特征
    二、古元古代地殼運動及構造特征
    (一)地殼運動的期、幕劃分
    (二)雙山子期構造
    (三)朱杖子期構造
    三、小結
   第三章 古元古代花崗巖-綠巖帶地質特征
    一、概述
    二、綠巖帶確定標志
    三、綠巖帶的地層層序
    四、綠巖帶的類型
    (一)中基性火山巖
    (二)鎂鐵質巖
    五、綠巖帶變質巖類稀土元素特征
    (一)斜長角閃巖類
    (二)變質中基性火山巖類
    (三)淺粒巖類
    (四)變粒巖類
    (五)變質礫巖類
    六、花崗巖類
    (一)花崗巖類形成時期
    (二)巖石類型
    (三)巖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特征
    (四)花崗巖成因分類
    七、古構造環(huán)境探討
    八、小結
   第四章 古元古代綠巖帶金礦床
    一、概述
    二、綠巖帶金礦化的類型
    三、典型礦區(qū)
    (一)半壁山金礦床
    (二)苗杖子金礦床
    四、成礦時期與礦質來源
    (一)成礦時期
    (二)金的來源探討
    五、金礦床的構造控礦模式
   第五章 綠巖帶含金性評價與成礦預測
    一、概述
    二、成礦遠景區(qū)評價
    (一)苗杖子—茨于溝礦區(qū)
    (二)半壁山一張杖子礦區(qū)
    三、新的靶區(qū)
    (一)A含礦段
    (二)B含礦段
    (三)C含礦段
   結 語
   參考文獻
   英文序一
   英文序二
   英文摘要
   圖版說明及圖版
   附圖:冀東朱杖子地區(qū)地質構造及金礦分布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