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統(tǒng)一封建國家重建與地方割據時期(隋唐五代)的哲學思想(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第一章 隋唐五代時期經濟善、階級矛盾與思想斗爭
第一節(jié) 隋唐五代的社會發(fā)展與科學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隋唐時期的階級斗爭與思想斗爭
第二章 傅奕反佛教斗爭及呂才、盧藏用、李華反對方術迷信的進步思想
第一節(jié) 傅奕的反佛教斗爭
第二節(jié) 呂才對當時社會滸的迷信思想的批判
第三節(jié) 盧藏用《析滯論》對占卜術的批判
第四節(jié) 李華對占卜迷信的批判
第三章 劉知幾的進步的歷史觀
第一節(jié) 對傳統(tǒng)思想的懷疑與批判
第二節(jié) 對歷史典籍中五行災異神鬼迷信記載的駁斥
第四章 隋唐佛教宗派哲學(上)
第一節(jié) 隋唐佛教宗派哲學的形成和它的興衰過程
第二節(jié) 天臺宗教哲學
第三節(jié) 法相宗的宗教哲學
第五章 隋唐佛教宗派哲學(下)
第一節(jié) 華嚴宗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第二節(jié) 禪宗道教哲學
第六章 唐朝道教宗教哲學
第一節(jié) 道教在唐朝的地位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司馬承禎主靜去欲的道教學說
第七章 李筌的哲學觀點和軍事辯證法思想
第一節(jié) 氣一元論自然觀和反迷信思想
第二節(jié) 重視主觀作用的辯證法思想
第三節(jié) 主動發(fā)現敵意圖和利用權術的軍事思想
第八章 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論和進步的歷史觀
第一節(jié) 柳宗元、劉禹錫天人關系論的產生
第二節(jié) 柳宗元的《天說》和無神論思想
第三節(jié) 柳宗元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
第四節(jié) 劉禹錫《天論》中的自然觀
第五節(jié) 劉禹錫“天人交相勝”說
第九章 韓愈和李翱的的人性及其反佛教的斗爭
第十章 《化學》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一切皆化的自然觀
第六篇 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加強和鞏固時期(宋元明)的哲學思想
第一章 宋元明時期的政治、經濟善與思想斗爭
第二章 李覯的“量時制宜”和王安石的“新故相除”思想
第三章 周敦頤、邵雍、司馬光的哲學思想
第四章 張載的元氣本體論思想
第五章 程顥、程頤以理為最高范疇的哲學
第六章 朱熹集理學大成的哲學體系
第七章 陸九淵的“心即是理”哲學
第八章 陳亮、葉適的事功哲學
第九章 黃震的哲學思想和鄧牧的愛國主義思想
第十章 王守仁“致良知”的哲學思想
第十一章 羅欽順的理不離氣思想
第十二章 王廷相的理在氣中思想
第十三章 王艮和泰州學派的“復初”、治心哲學
第十四章 李贄的進步的社會觀和“童心”說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