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通史中國歷史十五講

中國歷史十五講

中國歷史十五講

定 價:¥36.00

作 者: 張豈之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
標 簽: 歷史 中國

ISBN: 9787301060414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名家通識講座書系”之一。本書15個專題也許地可以概括中國歷史最主要的內(nèi)容。由于中國古代歷史悠久,資料豐富,大學生和讀者們對古代史接觸較少,因此在專題中古代的內(nèi)容占的比例大些。中國近現(xiàn)代史由于中學講得較多,在大學其他課程如政冶理論課中也含有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若干內(nèi)容,可以適當精簡一些。至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特別是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課題需要比較充分地加以闡述。張豈之,男,1927年11月生?,F(xiàn)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曾和候外廬,邱漢生共同主編《宋明理學史》、主編《中國思想史》、主編《中國思想史》、《中國儒學思想史》、《中國歷史大辭典思想史卷》等。

作者簡介

  張豈之,男,1927年11月生?,F(xiàn)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曾和候外廬,邱漢生共同主編《宋明理學史》、主編《中國思想史》、主編《中國思想史》、《中國儒學思想史》、《中國歷史大辭典思想史卷》等。

圖書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本書系統(tǒng)審委員會
   第一講 中國文明起源的科學探索
    一、黃帝和炎帝: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二、近世史家對炎黃傳說的認識
    三、多源的文明·多元的文明
    四、原始農(nóng)耕經(jīng)濟與文明進步
   第二講 中國古代社會與朝代更替
    一、夏商周三朝更替與華夏族的形成
    二、商代與周代的社會構(gòu)成
    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四、關于秦朝興亡的思索
    五、王朝更秦替與農(nóng)民戰(zhàn)爭
   第三講 漢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視
    一、人文景之冶到昭宣中興
    二、從貞觀之冶到開元盛世
    三、康雍乾盛世
    四、盛世的透視
   第四講 中國古代交通與文化傳播
    一、中國古代交通建設
    二、“車同軌”與“書同文”
    三、從張騫的駝隊到鄭和的云帆
    四、中國古代的外來文明
   第五講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一、地理環(huán)境對民族關系的影響
    二、“中國”與“天下”
    三、華夷界限與天下一統(tǒng)
    四、統(tǒng)一的經(jīng)濟基礎
    五、多元一體的政冶制度
    六、統(tǒng)一過程與民族融合
    七、民族關系中的幾個問題
    ……
   第六講 中國古代的政冶、法律和選宮制度
   第七講 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
   第八講 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與軍事制度
   第九講 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第十講 中國古代思想的黨政演變
   第十一講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
   第十二講 中國古代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十三講 關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思考
   第十四講 中國近代歷史的新課題
   第十五講 共和國探求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曲折歷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