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第一章 在歷史的源頭中考量——“神體儒用”的發(fā)生學原因
一、瑞穗之廚——日本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
二、斷開與居中——日本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
三、世神與天神——日本早期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以及神道信仰的產生
邪馬臺國概況
古大和國概況
大和統(tǒng)一政權與神道信仰
第二章 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儒學的第一次功用性命運
一、危機中的選擇——從推古改革到律令制度的建立
二、長鯨吸百川——對以儒家為主的中國制度文化的吸納
儒學的初傳
社會改革的范本:中國儒家社會思想的系統(tǒng)輸入
第三章 社會政治與精神主脈中的配角——鐮倉、室町時代的儒學
一、天皇權威的衰落和武家勢力的興起
孕育武士的經濟基礎:班田制的瓦解與莊園制的出現
從外戚專權到武家政治
武家政權的正式出現:鐮倉、室町幕府的統(tǒng)治
二、僧堂禪院中的儒學
黯然失色的儒學
寄寓在禪院中的朱子學
第四章 新秩序建構中的肩鼎之任——儒學的第二次功用性命運
一、德川幕府的體制結構及其所遇到的合法性挑戰(zhàn)
二、政治秩序與道德秩序:朱子學的思想功用
德川政權對朱子學的意識形態(tài)化改造
道統(tǒng)傳來垂不窮:朱子學與道德建構的思想運動
第五章 “神體儒用”的辨析——對儒學在日本歷史上的文化命運的思考(代總論)
一、對日本儒學精神價值的三種解讀
二、儒學的功用價值
三、現世主義與直覺理性
四、禁教、鎖國中的功利選擇
五、不忘主體:神道信仰的保有和發(fā)展
六、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張力之間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