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學與隋唐社會

佛學與隋唐社會

佛學與隋唐社會

定 價:¥20.00

作 者: 張國剛著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傳統(tǒng)學術與社會叢書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202030509 出版時間: 200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9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佛學學術史的角度論述佛教與隋唐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關系與影響。書中不僅對于復雜的佛教宗派譜系與要旨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而且對于佛教與世俗王權的糾葛、寺院的清規(guī)和僧侶的戒律,民眾佛教信仰的實態(tài)和佛教的世俗化與本土化的道路,以及佛教對于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影響,都做了較為精到的闡述,從而使讀者對義理佛學與世俗佛教在隋唐時代的基本狀況獲得概括的了解。

作者簡介

  張國剛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6年6月生于安徽省宿松。1979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1982年8月南開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198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89-1994以及1996-98年留學歐洲,并在德國特里爾大學執(zhí)教。1998年9月起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兼任國家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1995-1998)、第七屆(1998-2001)理事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四屆(1997-2001)理事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入選1997年度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并擔任"211工程"建設項目"中國社會歷史"的項目負責人。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和中西文化關系史。著有《唐代官制》(1987)、《唐代藩鎮(zhèn)研究》(1987)、《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1994)、《德國的漢學研究》(1994)、《中西、文明的碰撞》(1996)等。主編有《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1996)等。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創(chuàng)刊三十周年優(yōu)秀論文獎、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和優(yōu)秀著作三等獎。主講課程有"隋唐五代史研究"、"西方漢學史"、"中西文化關系史"等。招收隋唐史和中外關系史方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中國傳統(tǒng)學術與社會叢書》序
第一章 緒論
一 佛教學說的創(chuàng)立與傳播
二 佛教的傳入中國及其發(fā)展
三 隋唐佛學的繁榮及其特點
四 唐代以后的佛教
五 中古佛教與社會
第二章 隋唐佛學經(jīng)典與宗派
一 佛教理論與經(jīng)典
二 佛學宗派及其要旨
三 佛學宗派及其要旨
四 佛教各宗派義學業(yè)的特點
第三章 隋唐佛教與寺院僧尼
一 寺院的建造與分布
二 對寺院與僧尼的管理
三 寺院的經(jīng)濟活動
四 寺院的世俗文化教育功能
第四章 隋唐佛教與世俗王權
一 佛教相對獨立性的喪失
二 世俗王權對佛教的優(yōu)容
三 佛教對世俗王權的依附
四 關于唐武宗滅佛
第五章 隋唐佛教與民眾信仰(上)
一 佛教通俗文獻的理論宣傳形式
二 勸善類文字所反映的宗教思想
三 靈驗故事所反映的宗教觀念
四 佛經(jīng)的偽造與佛教本土化
五 佛教通俗文獻的社會意義
第六章 隋唐佛教與民眾信仰(下)
一 佛教的世俗化與社會化
二 民間的佛教社活動
三 因果輪回與佛教諸神崇拜
四 佛教修行活動與宗教意識
五 世俗家庭與宗教生活
第七章 隋唐佛教與社會生活
第八章 隋唐佛教與社會文化
主要引用論著目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