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物象美學:自然的再發(fā)現(xiàn)

物象美學:自然的再發(fā)現(xiàn)

物象美學:自然的再發(fā)現(xiàn)

定 價:¥29.80

作 者: 劉成紀著
出版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美學新眺望書系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810486200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42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物象美學是20世紀美學邏輯進程的必然結果。19世紀末,尼采關于上帝之死的宣諭,標志著神本主義美學的最后消亡,并預示著絕對主體主義或人本主義將成為20世紀西方美學的重要話題。20世紀中期,法國思想家??逻M一步提出了“人之死”的哲學命題。這一方面意味著人本主義因其強烈的人類自我中心傾向而走向了盡頭,另一方面也為重建人與自然的新型審美關系提供了契機。物象美學正是在這種時代和學術背景下被提出,它試圖在對傳統(tǒng)人本主義和自然主度的雙重還原中為當代美學確立新的根基。西方美學自黑格爾、謝林以來,基本上已中上了對自然美作任何系統(tǒng)的研究。許多職業(yè)美學研究者相信,與其去為諸如一個日落景象的美尋找原因,還不如去研究一只奶罐的造型。但本書認為,在經歷了20世紀美學領域粗暴的取消主義和狹隘的惟藝術傾向之后,人與對象世界的關系問題依然是美學的核心問題,對自然的關注依然是美學獲得哲學尊嚴的心要保證。但必須看到,傳統(tǒng)的自然美是沒有獨立品格的,它的價值僅在于成功充當過承載人的某種神性或人性品質的工具。于此,在美學領域盡量廓清人學的迷霧,讓對象呈現(xiàn)它自身,對重新發(fā)現(xiàn)自然美就顯得十分重要;承認自然作為生命存在的獨立性,肯定自然美是自然本身的生命樣態(tài)之美,就應成為重構人與自然新型審美關系的起點。在當代,工業(yè)化的浪潮已使原生態(tài)的自然離我們越來越遠,人的征服自然的沖動更使所謂的審美實踐體現(xiàn)出超強的破壞性。于此,物象美學所要昭示的,就是喚起人們對物的自然本性的尊重,在平等對話中尋托雙方重新結盟的可能。<

作者簡介

  劉成紀,河南虞城人,1967年2月生出陜西銅川。1991年畢業(yè)于鄭州大學文藝學專業(yè),2002年到武漢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F(xiàn)為鄭州文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美學研究所所長。代表性專著有《審美流變論——藝術與生命的新對話》(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欲望的傾向——敘事中的女性及其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美麗的美學——藝術與生命的再發(fā)現(xiàn)》(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中庸的理想》(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相關圖書敘事美學:探索一種百科全書式的小說

圖書目錄

引論 田納西州的壇子
第一篇 物象美學的背景
第一章 希庇阿斯的遺產
第二章 為邏各斯缸妝
第三章 重尋感生
第四章 泛情時代
第五章 美與藝術的獨立
第六章 巴比倫塔下
第二篇 物象美學的理論構成
第七章 原天地之美
第八章 從死寂之物到生命之物
第九章 物象三變
第十章 風光無限的世界
第十一章 作為一切自然關系總和的審美者
第十二章 中國古典美學的物象之旅(上)
第十三章 中國古典美學的物象之旅(下)
第十四章 鳶飛魚躍的世界
第三篇 物象美學的展開與實踐
 第十五章 現(xiàn)象學的新起點
第十六章 從物象到藝象
第十七章 前衛(wèi)藝術與物象的裸化
第十八章 走向生態(tài)美學
附一 莊子美學的物象系統(tǒng)
附二 釋蝴蝶
附三 釋月亮
附四 詩中之山
附五 山石之音在藝術中的回響
參考文獻
后記 【媒體評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