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柏麟,1928年生,浙江寧波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上生導師。歷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代院長、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經濟學首席教授;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F(xiàn)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鄭州大學、蘭州大學等兼任教授;浙江萬里學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基本理論、社會主義經濟、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社會上義經濟學史。主要著作有:《中國的市場化改革理論20年》、《培育和發(fā)展大企業(yè)集團》(合著)、《中國企業(yè)集團論》(主編,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中國經濟改革20年系列研究(10卷)》(主編,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新編政治經濟學教材(上冊)》(主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副主編)等。主要論文有:“中國市場化改革理論的演進”、“關于發(fā)展大型企業(yè)集團的若干思考”、“經濟學在中國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思考”、“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選擇”等百余篇。尹伯成,1936年生,江蘇宜興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1961年大學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經濟學系。長期從事外國經濟學說史和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證券投資、保險以及房地產金融也有一定研究,主要著作有:《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簡明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史》、經濟學說史》、《現(xiàn)代西為經濟學習題指南》、《高收益與高風險的大碰撞》、《房地產金融概論》、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等,以及論文百余篇,曾多次獲省部級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的獎勵。本書是一本不同于傳統(tǒng)政治經濟學與流行的西方經濟學內容和體系的全新經濟學教材。全書從經濟學的基礎——資源的稀缺性切入,論述了資源配置及其機制,消費者行為理論,成本和收益,企業(yè)制度及目標,經濟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市場失靈,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法則及貧富差別形成及調節(jié),貨幣與銀行及金融市場的運行,宏觀經濟運行中的失業(yè)、通脹和貨幣緊縮,,以及政府調控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開放經濟中的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金融基本知識,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初探,新經濟與新制度關系和新經濟帶來的新矛盾概述,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趨勢與前景的展望。本書內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文字活潑流暢,可讀性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理解掌握。既適宜做大專以上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供廣大青年學生和經濟工作者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