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論叢》第一輯終于付梓。這是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大學同仁聯(lián)合海內外學者共同開辟的一塊園地。意在繁榮明清政治、社會、經濟、思想、文化、藝術、科學諸方面的研究。明清兩代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重要的王朝,它既處于我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衰落時期,又處于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發(fā)展的顛峰時期,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這一時期,新興的資本主義以其前所未有的銳氣在世界發(fā)展和蔓延;西方殖民勢力開始逐漸向東方擴張,從傳播“福音’’到堅船利炮,不斷改變方式,力圖打開中國這座堅固的封建壁壘。在封建制舊軌道上蹣跚而進的中國,自身也已經出現(xiàn)資本主義的萌芽,并力圖以其微弱的力量沖破幾千年封建制的束縛破土而出;世居中國東北一隅之地的滿族統(tǒng)治者在和明王朝經過一較量以后,藉農民起義軍沖垮明王朝統(tǒng)治之機,入主中原,取得了中央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權。各種矛盾互相交錯,使得中國混亂不堪。奴隸制特征尚未完全退盡的滿族,是個善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充滿銳氣的民族,但是依靠剛剛適應封建制度的滿族統(tǒng)治者,不可能把中國迅速帶上資本主義軌道。況且西方列強國的目的并不是要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而是要把獨立的中國變成一個殖民地的中國。面對西方列強,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抗爭過,最先睜眼看世界的先進的中國人也抗爭過,勇敢的中國人民更是以血抗爭,但是都失敗了。一直到清王朝滅亡,中國人民都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解放自己的道路。因此研究明清兩代歷史和文化藝術,實在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當前,中國和世界都處于一個深刻變革的時期。盡管歷史上任何時期的變革都無法與今天相比,但作為鏡鑒,檢討自明朝至今中國發(fā)生的多次滄桑之變,我們不是已經得到許多警示和啟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