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一書,正是中國軸心時代過后,經歷數(shù)紀戰(zhàn)亂,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tǒng)時候出現(xiàn),乃千古一書,其中妙旨,于今視之,意義可觀。而侯外廬先生亦有言直接從經典閱讀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筆記,以不才之心,揣測前人遺說,作如是觀。本人之基本觀點,力求說明鹽鐵政策之于漢帝朝實行乃是內憂外患導致財政吃緊之必然結果,而其中桑弘羊君之作為,不可不提。而鹽鐵專賣之得失,于當時有其必要,于今亦有其公論?! 尔}鐵論》,十卷,幾六十篇,西漢桓寬編。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以賢良文學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為另一方,圍繞鹽鐵專營、酒類專賣和平準均輸?shù)冉洕?,展開激烈辯論。桓寬根據(jù)當時的會議記錄,并經與會儒生朱子伯的介紹,將其整理改編,撰成此書。其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記述了會議正式辯論的經過及雙方的主要觀點。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寫會后雙方對匈奴政策、法制等問題的爭論要點。最后一篇是后序。全書真實生動、全面而扼要地介紹了漢武帝的主要經濟政策及相關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諸問題,是研究西漢經濟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另外,《史記》對桑弘羊的記述不夠完備,《漢書》又未立專傳。此書可以說是半部《桑弘羊傳》,為研究這一重要人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書中不少篇章,文字晦澀難懂。近人郭沫若《鹽鐵論讀本》,今人王利器《鹽鐵論校注》二書,對讀者可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