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藝,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古老而又頗具特色的詞匯。在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史上,幾乎沒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沒有玩過游戲。當他還在襁褓中剛剛會啼哭、嬉笑的時候,他便會時常拍起手掌,或者蹬動雙腿,做出一些最為幼稚,同時也是最為天真可笑的游藝運作。因此,游藝本身又是一種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文化現(xiàn)象。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曾經創(chuàng)造過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游藝便是這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游藝具有自身發(fā)展的特殊軌跡,同時又是了解各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精神面貌的窗口。游藝小則關系一個人的性格與趣向,大則涉及以此了解一個民族。為了更完整地介紹豐富多彩的中國游藝文化,我們按照其本身具有的功能和特點,將古代的游藝分為百戲雜藝、技藝競技、益智賽巧、休閑雅趣、童趣嬉戲和歲時節(jié)令游藝六大類。而每一類又分為十數(shù)項。這些游的項目,包括原型和派生的新品種,構成了門類龐雜,自成風格的中國古代游藝體系。這正是我們認識中華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近代學者林語堂曾這樣說過:“若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娛樂方法,便不能認識一個民族,好像對于個人,我們若不知道他怎樣消遣閑暇的方法,我們便不算熟悉了這個人。”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創(chuàng)造生活的民族。而我們了解、研究中華古老的游藝文化發(fā)展史,無疑是宏揚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