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成書年代雖在二千年以前,洞識卓見卻不受時空限制而燭照千古。本書試圖以短篇小品的方式分輯說明其中勝義。第一輯“學習的樂趣”,首先肯定人人皆有求知能力,只須立志向學,通曉為人處事的道理啟然可以在社會安身,并且掌握人生方向,走上自我實現(xiàn)的坦途。第二輯“修養(yǎng)的途徑”,說明真正的快樂是由內而發(fā)的,條件則是努力從事品德的培育。這是根據(jù)人性向善的信念所作的指示,正確法門是擇善固執(zhí)與持之以恒。第三輯“交友與處世”,強調儒家的人世性格,因為沒有人可以脫離群體而得以成長及發(fā)展。在此,基本原則不可放棄,就是:人世而下陷溺于世。第四輯“價值的品位”,引申儒家對真善美這些價值的關懷與體認。每一個人都是價值的核心,都有責任在自然生命的行程中,提升心靈的意境。第五輯“命運與超越”,昭示儒家的最高旨趣與理想,因為人除了橫向的社會責任之外,還有縱向的歷史使命。這種使命讓人往上可以通至超越世界,往下亦可安頓身心,自得其樂。書后附錄三篇短文,或有助于了解孔子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