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

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

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

定 價:¥26.00

作 者: 夏勇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史

ISBN: 9787562021124 出版時間: 200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修訂版)》是一部在中國的語境下從社會與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權的歷史哲學著作。在前三篇里,作者通過闡釋人權概念孕育和生長的歷史,對人權的含義,權利的起源、基礎、要素及發(fā)展規(guī)律,人權思想的邏輯結構,近代權利理論和權利制度變革的經(jīng)驗,以及近代人權概念的屬性、要素與矛盾等重大問題,提出了若干獨到的見解。尾論部分從學理上闡釋人權的價值和起因,并就中國傳統(tǒng)與人權的關系作了較深入的比較研究,提出用和諧精神來改造、統(tǒng)攝已有的人權概念。附錄部分幾篇文章分別討論馬克思人權概念的由來與基礎、人權的道德基礎、米爾恩的低限人權說以及人權概念在現(xiàn)代中國的傳播及其面臨的問題。作者主張“內(nèi)發(fā)內(nèi)求”,努力建立和發(fā)展中國的人權理論和人權制度?!度藱喔拍钇鹪矗簷嗬臍v史哲學(修訂版)》初版于1992年6月,后重印5次,并于1993年部分修訂。《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修訂版)》于1993年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中青年優(yōu)秀學術著作一等獎。書中部分章節(jié)在海外被譯成英、德、日、韓等文字發(fā)表。本次修訂除全面的審改外,還增加了一篇論文、一篇再版后記,幾篇英日譯文選輯以及重要內(nèi)容索引和主要人名索引。

作者簡介

  夏勇,1961年生,湖北荊州人,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領域為法律理論、人權理論、法律社會學。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后獲得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1997年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并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博士后研究員。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青年優(yōu)秀學術著作一等獎,1995年經(jīng)全國評選被中國法學會授予首屆“中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稱號,1998年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屆胡繩學術獎。

圖書目錄

原版導言: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人權?
上篇 權利現(xiàn)象與權利概念
第一章 習俗權利的發(fā)生
一、權利現(xiàn)象之由來
(一)社會關系與權利義務
(二)個體人的意識:需求與人格
(三)初民社會里涉及權利義務的行為
二、初民權利存否辨
(一)習俗能否成為權利的基礎?
(二)權利意味著社會分裂嗎?
(三)公有制必定否認個人權利嗎?
三、習俗權利的基礎和特征
(一)原始權利從何而來?
(二)原始權利的特點
第二章 權利概念的形成及主要含義
一、正義與權利
(一)正義為權利之邏輯基礎
(二)中西古代正義觀的不同偏重
(三)古希臘人的權利觀念
(四)古羅馬人的權利概念
二、權利究竟是什么?
(一)權利概念的解釋方法
(二)近代思想家的權利本質(zhì)論
(三)權利的五大要素及定義方法
(四)權利是要求還是資格?
(五)權利是利益還是意志?
(六)其他人的評述
中篇 古代的人權萌芽
第三章 古代社會里的權利生長
一、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權利發(fā)展觀
(一)以所有制和階級斗爭為視角
(二)以個人獨立和自由為視角
(三)怎樣識別人權的萌芽?
二、古代個體權利的生長
(一)古希臘個體權利的緣起
(二)古羅馬法上的權利生長
(三)中國古代的有關情況
第四章 古代哲學里的人權思想
一、超驗權威說
(一)自然正義與社會正義
(二)二元對應觀的形成
(三)權利不依賴實在法而存在
二、平等人格說
(一)生而不平等的正義觀
(二)生而平等觀的產(chǎn)生
(三)基督教的創(chuàng)世平等觀
三、本性自由說
(一)從平等義務到平等權利
(二)人的利己本性
(三)人的尊嚴與價值
(四)個人主權與自治
(五)對抗的正義
下篇 近代人權概念的形成
第五章 近代社會變遷與理論創(chuàng)造
一、社會關系的變化與權利發(fā)展
(一)經(jīng)濟生產(chǎn)方式的變化與三種人的權利要球
(二)馬克思論商品經(jīng)濟與普遍權利
(三)契約權利意識、復合多元的政治結構與
個人的原子化
(四)英吉利憲政的成長
二、古代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
(一)啟蒙運動
(二)自然權利說的出現(xiàn)
(三)羅馬法復興的意義
(四)“jus”釋義的轉(zhuǎn)換
第六章 人權推定與人權含義
一、兩種不同的權利推定
(一)經(jīng)驗式的推定
(二)先驗式的推定
(三)兩種“生而平等”觀
二、權利推定的實際操作
(一)英國變法時期的綜合推定
(二)法國革命前后的綜合推定
(三)權利推定的效果與條件
三、近代人權概念的含義
(一)人權與自然權利
(二)關于漢譯“天賦人權”一詞
(三)近代人權的要素、屬性與內(nèi)在矛盾
尾論人權與人類和諧
一、怎樣理解人權是一個“偉大的名詞”?
(一)人權的基本精神和價值
(二)實際操作中的人權概念
二、人權與中國傳統(tǒng)
(一)人權與中國傳統(tǒng)無根本的沖突
(二)中國傳統(tǒng)社會為什么不講人權?
(三)人權與和諧
附錄
附錄一 四篇論文
Ⅰ.人權與馬克思——為人權申辯
一、應然與實然
二、目的與手段
三、抽象與具體
Ⅱ.人權道德基礎初探
一、人權概念的道德性與復雜性
二、人權道德內(nèi)核的形成與辨析
三、自然權利說的缺陷與再證成
四、人權道德基礎的擴展與更新
五、探討人權在當代中國的道德基礎
Ⅲ.一種值得注意的人權哲學
——評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
一、西方人權概念缺乏世界普遍性
二、從低限道德推求普遍權利
三、超越自然法理論
四、米爾恩人權觀點的背景與意義
Ⅳ.論和女士及其與德、賽先生之關系
——寫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
附錄二 部分章節(jié)譯文
I.人權與中國傳統(tǒng)(英文)
Ⅱ人權道德基礎初探(日文)
參考文獻
分類內(nèi)容索引
主要人名索引
原版后記
修訂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