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后,人跟鳥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的祖先在漁獵活動中逐漸認識了鳥類,并開始撿食鳥蛋,食用肉和利用它們的羽毛。鳥除了供觀賞以外,還有特殊的用途。觀賞鳥體型小巧,飼養(yǎng)方便,對有毒氣體反應靈敏,當空氣中有毒氣體含量在人還未覺察時,鳥就有了感覺反應,如芙蓉鳥、嬌風、相思鳥等。因此,染化、試劑等化工廠生產有毒產品時,常常將這些鳥掛在生產的車間里,作為監(jiān)測有毒氣是否外溢的“報警器”,若有毒氣外溢,鳥即表現為呆滯、不活潑或跌倒,使人們能夠及時回避和搶修,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和擴大,確保生產及人員的安全。另外,毒品倉庫和裝運毒品的船舶,在裝卸前也常將裝有鳥的鳥籠掛上,測定、觀察一段時間,如鳥能安全地活著,工人再進行操作就不會受到影響,從而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養(yǎng)鳥是一項情趣高雅的消遣活動。但鳥類又是一種十分嬌貴的動物,要想把觀賞鳥飼養(yǎng)得健康活潑,易于觀賞,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