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

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

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

定 價:¥58.00

作 者: 馬國亮著
出版社: 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畫報

ISBN: 9787108015242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2cm 頁數(shù): 29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良友》畫報和馬國亮先生■陳子善從坊間捧回《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漏夜展讀,不禁悲喜交集。喜的是這部重要的文學回憶錄在寫成十五年之后終于問世,而且是以如此精美的圖文互動的形式與讀者見面;悲的是作者馬國亮先生已在大洋彼岸謝世,生前未能見到此書的出版。我想他是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的。馬國亮先生的名字,在一般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辭典上是找不到的。文學史家似乎已把他遺忘了。他是廣東順德人,1908年生于廣州,家境并不寬裕,中學未畢業(yè)就來到“十里洋場”的上海,先學美術,后經(jīng)同學、當時已在主編《良友》畫報的梁得所介紹進入良友圖書公司工作,從此開始了他有聲有色的文學生涯。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作過多方面的嘗試,散文、雜文、小說、電影劇本都有一手。三十年代就出版過散文集《昨夜之歌》、《給女人們》、《偷閑小品》和長篇小說《露露》等,《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就曾收入他的多篇散文佳作。但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文化史更大的貢獻是1933年8月接替梁得所主編《良友》,成為繼梁得所、趙家璧之后的“良友”三大名編之一。誠如馬國亮先生在《良友憶舊》開場白中所說,《良友》是二十世紀第一本大型綜合性畫報,比美國人吹噓的《生活》雜志還早領風騷十年。對世界畫報出版史而言,《良友》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始者”?!读加选返恼Q生當然與良友圖書公司創(chuàng)辦人伍聯(lián)德的遠見卓識是分不開的,他不但審時度勢創(chuàng)辦了雅俗共賞的《良友》,更獨具慧眼,禮聘藉藉無名的梁得所接替鴛鴦蝴蝶派名作家周瘦鵑主編《良友》,使《良友》邁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而馬國亮接替梁得所之后,更帶領《良友》跨進全盛期。在梁、馬的努力下,《良友》成為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報道當時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和文化大事的重鎮(zhèn),在海內(nèi)外華人世界產(chǎn)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良友》并非純文學刊物,但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的代表作家魯迅、胡適、茅盾、郁達夫、田漢、豐子愷、老舍、施蟄存、穆時英……幾乎無一不樂于在《良友》亮相,或以作品,或以照片,或以手跡,其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正因為《良友》新聞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樣化和大眾化兼?zhèn)洌侨甏虾6际形幕某錾?,所以近年來它已受到海?nèi)外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上海文化史的學者越來越大的關注。以《良友》為題目撰寫碩士和博士論文的大有人在。美國哈佛大學李歐梵教授在其新著《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中就以相當?shù)钠懻摗读加选芳捌渫ㄟ^封面設計、明星照片、新潮服飾和各類廣告等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都市需求。我完全贊同李歐梵的看法,即講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在三十年代有意識地為“現(xiàn)代性”作廣告,借此幫助了上海都會文化的構建。因此它不僅標志了現(xiàn)代中國報刊史上意義深遠的一章,也在呈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性本身的進程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我自己也是經(jīng)常翻閱《良友》,每讀一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啟示。馬國亮先生的這部《良友憶舊》雖然是關于《良友》畫報的個人回憶,但作為唯一健在的“良友老人”,他以清新的筆觸,平實的敘述,娓娓道出他所親歷的《良友》創(chuàng)辦始末,披露鮮為人知的眾多文壇故實,生動地再現(xiàn)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風貌,寫出了一部獨特的“《良友》畫報史”,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盡管由于最初以連載方式發(fā)表,有些章節(jié)言猶未盡,但已十分難得了。早在一九八七年,這部回憶錄在復刊的香港《良友》上連載時就曾為人注意,可惜當時在內(nèi)地無法讀到。我與馬國亮先生僅見過兩次面,巧得很,每次都與這部《良友憶舊》有關。第一次是一九九○年春,我首次訪港,著名修辭學家鄭子瑜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設宴款待,在座年事最高的就是馬國亮先生。他當時已移居香港,擔任復刊后的《良友》畫報顧問。記得席間談起他這部已經(jīng)連載完的《良友憶舊》,香港中大的黃繼持教授和書話家黃俊東先生都頗為推重,我建議他結集出版,讓更多的讀者讀到,他答曰不忙,還要修改補充。四年之后,我又到港,得知他已移民美國,因腿疾返港治療,機不可失,當即偕香港文史專家方寬烈先生到九龍他的寓所專程拜訪,暢談了一個下午。我告訴他,上海已有學者編選出版了他的散文集《生活之味精》,他事先并不知情,仍感到很高興。話題自然又轉到《良友憶舊》,他有點傷感,在香港已難以出版,內(nèi)地的出版狀況也不容樂觀。事過境遷,書中所敘述的人物和場景早已遠去,還會有人要看嗎?我只能安慰他總會有辦法的,趙家璧先生的回憶錄《編輯憶舊》等書不是也都出版了嗎?沒想到馬國亮先生回美國后把書稿托付給了李輝兄,而李輝兄也終不負他所托,把這部珍貴的書稿推薦給了北京三聯(lián)。于是,體現(xiàn)了作者文化興趣和文化留戀的這部《良友憶舊》終于得以問世。馬國亮先生雖然未及親見,如果他泉下有知,得悉他的心愿終于得以實現(xiàn),也當含笑稱善?!段膮R報》

作者簡介

  馬國亮(1908:?。V東人,編輯家、作家。曾任《良友》畫報等刊物主編,主要作品有《美國短長》、《浮想縱橫》、《女人的故事》等,現(xiàn)移居美國。

圖書目錄

1.真正的創(chuàng)始者
2.街頭叫賣·傳遍天下
3.五花八門·豐富龐雜
4.失敗的《良友》·成功的《良友》
5.第二任主編
6.第三任主編
7.獨具慧眼·知人善任
8.梁得所的文才
9.語重心長·言簡意賅
10.《中山特刊》·《北伐畫史》
11.定期刊物·一再推出
12.東南亞與美國之行
13.好萊塢之行
14.田漢·郁達夫
15.從司徒喬到魯迅
16.良友的良友
17.趙家璧
18.良友遍下
19.一本萬利的圖片和歌曲
20.自諞先進的圖片分類
21.我開始在《良友》工作
22.日本和兩位導游者
23.《中國大觀》
24.善意的告誡
……
97.復蘇
98.結束語  
精彩節(jié)選:
 
郁達夫先生
  郁達夫先生是最初給《良友》畫報寫稿的當代著名作家之一。他和老舍先生同樣是為《良友》寫稿最多的。他給我們寫過小說,寫過游記,寫過雜文。還在良友公司出版過單行本,并為“中國新文學大系”編選過《散文二集》。他為人與他的文章一樣熱情。約他寫稿,總是很爽快地答應,從未拒絕過,并且大體上都能按時寄來,用不著一再催促。在我的記憶中,只有一次是爽約的。那年他從杭州往青島,路經(jīng)上海,我們向他約稿。他同往常一樣,一口答應,說到那邊就把稿寄來,往后我久候無消息,便按他留下的地址去信催問。他回信說:國亮兄:
  來函轉悉,因青島友人日日邀去喝酒游山,所以文章寫不來。明后日去濟南,上泰山,轉至北京,閑住半月,在北京可為良友寫一點短稿。上海熱度為何?此間亦高至九十度以上,似為青島十年來未有紀錄?!婆c女人以青島為最,酒有啤酒、威士忌、白蘭地;女人則有白俄日妓朝鮮廣娼,客人都是美國水兵……  郁達夫是個真性真情的人,心里有什么便說什么。讀過他的著作的,都能理解。這封短短的信,道出他對酒的興趣與游興之濃(他寫的游記是有名的)。今天我們從這封信里,還可以窺見當時我國受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喪權辱國的一面:外國兵船可以在我國內(nèi)海隨便出入,美國水兵任意尋歡作樂,肆無忌憚。至于社會的污濁,更不必說了。  一般人都認為郁達夫是屬于頹廢派人物,這只是他的一面,其實他還有慷慨激昂的一面。就在我們畫報上面,他寫的《偉大的沉默》一文里,便痛心疾首地為文藝呼吁過:  偉大的民族文藝作品仿佛還正在印刷的樣子:小說長篇不大有了。戲劇也只剩下了一出《越王勾踐》,長詩是更加可以不必說。小說倒還有人在寫,可是詩人卻減少了數(shù)目。這是一個文藝界的大空位時代,若是沉默的話,或許是一個偉大的沉默……我平時對一切人生實際問題都抱悲觀,惟有對中國的文藝卻總是抱著樂觀。以為好的,不朽的作品總會產(chǎn)生出來;可是照現(xiàn)在那樣的偉大下去,這信心倒也有點動搖了?! ≌f自己悲觀,也許是傷心人別有懷抱??此麑ξ乃嚒吷鸀橹I身的事業(yè)所抱的積極的希望,能說他是頹廢嗎?至于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更不必說了。他先后擔任過軍委政治部設計委員、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當徐州前線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他歡欣鼓舞,寫了祝捷詩:
  大戰(zhàn)臨城捷訊馳,
  倭寇一蹶勢難支。
  拼成焦土非無策,
  痛飲黃龍自有期。
接著,他和其他幾個組成了政治部代表團和全國文聯(lián)代表團到徐州,到臺兒莊現(xiàn)場向抗敵壯士慰勞。他還被推為第五戰(zhàn)區(qū)民眾動員委員會的設計委員兼文化組長,領導第五戰(zhàn)區(qū)的文化人積極展開抗日宣傳活動。
  郁達夫不再是個頹廢者了。代價,獲得最快的科技進步!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