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當代史中國魯迅學通史:二十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描述與理性反思

中國魯迅學通史:二十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描述與理性反思

中國魯迅學通史:二十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描述與理性反思

定 價:¥60.00

作 者: 張夢陽著
出版社: 廣東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二十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描述、微觀透視與理性反思
標 簽: 現(xiàn)/當代

ISBN: 9787540646493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73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魯迅學通史——20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描述、微觀透視與理性反思》包括以下三卷:上卷主要界定魯迅學和魯迅學史的概念和內(nèi)涵,闡明研究魯迅學史的意義以及本書的框架與要義;從宏觀上描述作為20世紀中國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魯迅學的發(fā)展史。下卷從微觀上透視魯迅學研究的一些專題,對《野草》學史、阿Q學史、狂人學史、《故事新編》學史、雜文學史等主要專題學史進行學術梳理;對魯迅學中魯迅本體與魯迅映象的關系、學術哲學問題以及魯迅學與20世紀中國精神解放、思維變革的雙向互動進行理性反思。索引卷20世紀中國魯迅學論著資料的要目索引,分為編年索引、專題索引,分別按時間順序和學術專題編排,便于檢索。本書僅止于中國內(nèi)地部分,港澳臺部分除個別特例外暫不涉及。

作者簡介

  張夢陽 男 1945年3月生于甘肅天水,祖籍山東臨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秘書長。在北京二中讀六年中學,從韓少華、潘遜皋、陸庭棟等老師處受益頗深。1964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革”中畢業(yè)分配到農(nóng)村教書,在艱苦環(huán)境中仍堅持讀書、寫作。1979年在林非等老師幫助下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專攻魯迅學,20余年來從未敢有絲毫松懈。主要著作有:《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主要編者)、《阿Q新論:阿Q與世界文學中的精神典型問題》、《悟性與奴性:魯迅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國民性”》、《靜齋夢錄》;新撰論文有《阿Q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典型問題》、《魯迅傳記寫作的歷史回顧》等;譯著有《中國人氣質》(與人合譯)。現(xiàn)正撰寫《中國魯迅學通史》,并準備創(chuàng)作反映20世紀中國學者精神歷程的長篇小說《濁世清夢》。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魯迅本體與魯迅映象——20世紀中國一種重要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
二、魯迅研究的科學形態(tài)——魯迅本體的趨近性還原
三、魯迅學——科學形態(tài)魯迅研究的學科化形態(tài)
四、魯迅學史——魯迅學緣起、發(fā)展及其精神文化背景轉換、變遷的歷史
五、本書的框架結構及其要義
宏觀描述
第一章 魯迅出世:中國精神文化界的驚雷(1919-1925)
一、魯迅出世前的精神文化背景
二、《狂人日記》——魯迅第一聲吶喊的精神震撼
三、魯迅雜文最初的精神反彈
四、《阿Q正傳》問世時的精神效應
五、各精神文化流派對《吶喊》的評論
六、魯迅映象的初步形成
七、小結
第二章 魯迅權威地位確立后在精神文化界的反響(1925-1927)
一、魯迅權威地位與世界聲譽的確立
二、《彷徨》等著作引起的精神共鳴
三、魯迅雜文不同的精神回應
四、狂飆社尼采精神與魯迅精神的碰撞
五、對魯迅文體的初步總結
六、兩本魯迅研究論集的出版
七、茅盾的《魯迅論》——魯迅映象的第二次總結
八、小結
第三章 從“革命文學”的論爭到瞿秋白的總結(1928-1933)
第四章 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勃興(1933-1936)
第五章 魯迅逝世紀念中的評論與研究(1936-1937)
第六章 魯迅研究學理化的初步奠基(1937-1939)
第七章 魯迅研究學理化的初步發(fā)展(1940-1949)
第八章 建國17年魯迅研究的發(fā)展與挫折(1949-1966)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對魯迅的“左”傾扭曲與務實派的潛在努力(1966-1976)
第十章 新時期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重振(1976-1989)
第十一章 90年代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反思與各華(1990-200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