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其他編程語言/工具Kylix程序設計(實戰(zhàn)教程)

Kylix程序設計(實戰(zhàn)教程)

Kylix程序設計(實戰(zhàn)教程)

定 價:¥50.00

作 者: 喬林編著
出版社: 中國鐵道出版社
叢編項: Kylix程序設計系列
標 簽: Kylix

ISBN: 9787113044732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光盤1片 頁數(shù): 4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多個應用程序實例為基礎,介紹了Kylix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內(nèi)容涉及多頁面界面、多文檔界面、文件、異常處理與程序調試、屬性、方法指針與事件、高級面向主題、部件開發(fā)、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基礎、網(wǎng)絡編程初探、多線程編程及跨平臺程序開發(fā)等。書中詳細剖析了各個實例,使讀者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正確地將思考方法轉化為準確的程序代碼。附帶光盤中給出了書中所涉及的實例和練習的全部源代碼。本書是Kylix程序設計的高級讀物,適合計算機軟件開發(fā)人員和一般計算機人員,尤其是Liunx愛好者使用。如果與本系列的其他圖書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簡介

暫缺《Kylix程序設計(實戰(zhàn)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多頁面界面
  1.1  多頁面界面的基本概念
  1.2  使用TTabControl部件
  1.3  使用TPageControl部件
    1.3.1  靜態(tài)MPI界面
    1.3.2  動態(tài)MPI界面
    1.3.3  動態(tài)MPI界面的管理
  1.4  MPI文本編輯器實例
    1.4.1  程序基本框架
    1.4.2  程序代碼分析:動態(tài)創(chuàng)建工作區(qū)
    1.4.3  程序代碼分析:編輯與選項操作
    1.4.4  程序代碼分析:查找與替換操作
    1.4.5  程序代碼分析:文件的新建、打開與保存操作
    1.4.6  程序代碼分析:文件的關閉操作
    1.4.7  程序代碼分析:窗口標題的更新操作
  1.5  小結
  1.6  問題與練習
第2章  多文檔界面
  2.1  多文檔界面的基本概念
  2.2  窗體的繼承與多態(tài)
    2.2.1  窗體的繼承
    2.2.2  窗體的多態(tài)
  2.3  TActionList部件與TAction類
    2.3.1  為什么要引入行為抽象
    2.3.2  行為抽象的機制
    2.3.3  使用TActionList部件
    2.3.4  活動的觸發(fā)規(guī)則
  2.4  MDI文本編輯器實例
    2.4.1  使用MDI應用程序向導
    2.4.2  程序代碼分析:修改主窗體
    2.4.3  程序代碼分析:修改子窗體clxchildwin
    2.4.4  程序代碼分析:設計窗體clxtextwin
    2.4.5  程序代碼分析:設計窗體clximagewin
    2.4.6  程序代碼分析:設計窗體clxfiletypewin
    2.4.7  程序代碼分析:修改主面體clxmain
    2.4.8  程序代碼分析:文件的打印
  2.5  小結
  2.6  問題與練習
第3章  文件
  3.1  文件類型及標準文件過程與函數(shù)
    3.1.1  文件類型
    3.1.2  文件操作標準子程序
  3.2  文本文件的處理
    3.2.1  文本文件的基本操作
    3.2.2  實例程序TextIO
  3.3  有型文件的處理
    3.3.1  有型文件的基本操作
    3.3.2  實例程序TypedIO
  3.4  無型文件的處理
  3.5  使用文件流類
    3.5.1  創(chuàng)建TFileStream流式對象
    3.5.2  使用文件流進行文件復制
    3.5.3  使用文件流讀寫數(shù)據(jù)文件
  3.6   彩票分析系統(tǒng)實例
    3.6.1  基本數(shù)據(jù)結構
    3.6.2  TUntypedFileStream類的設計
    3.6.3  程序界面設計
    3.6.4  TMainForm類的設計
    3.6.5  “Stakes”頁面程序代碼分析
    3.6.6  “Frequency”頁面程序代碼分析
    3.6.7  “Distribution”頁面程序代碼分析
  3.7  小結
  3.8  問題與練習
第4章  異常處理與程序調試
  4.1  異常處理機制
    4.1.1  異常處理的基本理論
    4.1.2  異常引發(fā)的基本理論
  4.2  CLX異常類
    4.2.1  異常類Exception
    4.2.2  異常類層次
    4.2.3  運行庫異常
    4.2.4  對象異常
    4.2.5  部件異常
  4.3  異常的響應與處理
    4.3.1  異常保護機制
    4.3.2  使用異常實例
    4.3.3  缺省異常響應
    4.3.4  多個異常的響應
    4.3.5  異常的重引發(fā)
    4.3.6  異常層次嵌套
    4.3.7  異常編程
  4.4  自定義異常類的應用
   4.4.1  定義異常類
    4.4.2  引發(fā)自定義異常類的異常
  4.5  程序調試
    4.5.2  控制程序執(zhí)行
    4.5.3  使用斷點
    4.5.4  檢查變量和表達式的值
    4.5.5  檢查函數(shù)或過程調用
    4.5.6  檢查線程狀態(tài)
    4.5.7  檢查CPU狀態(tài)
    4.5.8  檢查局部變量
    4.5.9  檢查浮點處理器狀態(tài)
    4.5.10  檢查模塊裝載與卸載
    4.5.11  檢查事件日志
  4.6  小結
  4.7  問題與練習
第5章  屬性、方法指針與事件
  5.1  屬性
    5.1.1  引入屬性的意義
    5.1.2  屬性的聲明
    5.1.3  屬性的訪問說明
    5.1.4  屬性的存儲說明
    5.1.5  屬性的索引說明
  5.2  高級屬性
    5.2.1  數(shù)組屬性
    5.2.2  屬性的覆蓋與重定義
  5.3  TMyDate類實例
  5.4  方法指針與事件
    5.4.1  方法指針類型
    5.4.2  事件
    5.4.3  為TMyDate類添加事件
  5.5 小結
  5.6  問題與練習
第6章  高級面向對象主題
  6.1  類過程與類函數(shù)
  6.2  類引用類型
    6.2.1  類引用類型的聲明
    6.2.2  類引用類型與動態(tài)創(chuàng)建部件
    6.2.3  類引用類型與類方法
    6.2.4  類引用類型與類定義
  6.3  對象的內(nèi)部存儲格式
    6.3.1  域的存儲格式
    6.3.2  靜態(tài)方法的存儲格式
    6.3.3  動態(tài)與虛擬方法的存儲格式
    6.3.4  屬性的存儲格式
  6.4  類操作符
    6.4.1  is操作符
    6.4.2  as操作符
  6.5  運行時類型信息
    6.5.1  運行時類型信息的定義
    6.5.2  運行時類型信息的意義
    6.5.3  運行時類型信息的數(shù)據(jù)結構
    6.5.4  獲取類型信息
    6.5.5  獲取方法指針信息
  6.6  小結
  6.7  問題與練習
第7章  部件開發(fā)
  7.1  部件開發(fā)的基本方法
    7.1.1  部件的基本概念
    7.1.2  部件開發(fā)的基本途徑
    7.1.3  部件開發(fā)的基本流程
  7.2  由現(xiàn)有部件派生新部件
    7.2.1  創(chuàng)建和注冊簡單部件
    7.2.2  修改部件類
    7.2.3  測試新部件
  7.3  包
    7.3.1  包的基本概念
    7.3.2  包與標準共享對象文件
    7.3.3  創(chuàng)建包
    7.3.4  包的組織與管理
    7.4  由TCustomCntrol類派生新部件
    7.4.1  使用部件專家創(chuàng)建新部件
    7.4.2  創(chuàng)建屬性
    7.4.3  實現(xiàn)構造方法
    7.4.4  實現(xiàn)字體調整方法
  7.5  創(chuàng)建不可見部件
    7.5.1  創(chuàng)建非可視化部件
    7.5.2  使用非可視化部件
  7.7  小結
  7.8  問題與練習
第8章  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基礎
  8.1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概述
    8.1.1  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概念
    8.1.2  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類型
    8.1.3  數(shù)據(jù)庫的安全性
    8.1.5  引用一致性、存儲過程與觸發(fā)器
  8.2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8.2.1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的一般結構
    8.2.2  基于文件的客戶數(shù)據(jù)集
    8.2.3  單向數(shù)據(jù)集
    8.2.4  使用客戶數(shù)據(jù)集緩沖數(shù)據(jù)
    8.2.5 多層體系結構
  8.3  使用數(shù)據(jù)控制部件
    8.3.1  數(shù)據(jù)控制部件的基本特性
    8.3.2  數(shù)據(jù)控制部件的公共任務
    8.3.3  數(shù)據(jù)的組織
    8.3.4  顯示與編輯多行記錄
    8.3.5  瀏覽與操作記錄
  8.4  使用數(shù)據(jù)集部件
    8.4.1  數(shù)據(jù)集的基本概念
    8.4.2  數(shù)據(jù)集的打開與關閉
    8.4.3  數(shù)據(jù)集的狀態(tài)設置
    8.4.4  數(shù)據(jù)集的失效
    8.4.5  數(shù)據(jù)集的記錄定位
    8.4.6  數(shù)據(jù)集的編輯
    8.4.7  數(shù)據(jù)集的書簽
    8.4.8  數(shù)據(jù)集的查找
    8.4.9  數(shù)據(jù)集的過濾
    8.4.10 數(shù)據(jù)集的事件
  8.5  使用客戶數(shù)據(jù)集部件
    8.5.1  創(chuàng)建主—明細結構數(shù)據(jù)庫應用程序
    8.5.2  記錄的瀏覽與搜索
    8.5.3  數(shù)據(jù)編輯
    8.5.4  排序與索引
  8.6  使用字段部件
    8.6.1  TField類及其派生類
    8.6.2  動態(tài)字段部件與持久字段部件
    8.6.3  定義新的持久字段部件
    8.6.4  設置持久字段部件的顯示格式
    8.6.5  運行時的持久字段部件操作
    8.6.6  字段值的顯示、轉換與訪問
  8.7  小結
  8.8  問題與練習
第9章  網(wǎng)絡編程初探
  9.1  HTML語言
    9.1.1  SGML的組成
    9.1.2  HTML元素
    9.1.3  HTML注釋
    9.1.4  HTML文檔的顯示
    9.1.5  HTML文檔字符集
    9.1.6  HTML字符實體
    9.1.7  HTML數(shù)據(jù)類型
    9.1.8  HTML文檔結構
    9.1.9  HTML文檔瀏覽器
  9.2  HTTP編程
    9.2.1  HTTP協(xié)議概要
    9.2.2  HTTP協(xié)議的基本特點
    9.2.3  HTTP的工作原理
    9.2.4  HTTP的請求與響應
    9.2.5  HTTP頭標
    9.2.6  HTTP編程實例
  9.3  FTP編程
    9.3.1  FTP會話
    9.3.2  FTP模型
    9.3.3  FTP文件類型
    9.3.4  FTP傳輸模式
    9.3.5  FTP應答
    9.3.6  FTP編程實例
  9.4  小結
  9.5  問題與練習
第10章  多線程編程
  10.1  線程的基本概念
    10.1.1  進程與線程
    10.1.2  宜使用多線程的場合
    10.1.3  不宜使用多線程的場合
    10.1.4  線程的調度與優(yōu)先級
  10.2  定義線程對象
    10.2.1  TThread類
    10.2.2  定義線程類
    10.2.3  線程對象的初始化
    10.2.4  線程對象的釋放
  10.3  實現(xiàn)線程函數(shù)
    10.3.1  使用CLX主線程
    10.3.2  使用線程局部變量
    10.3.3  檢查其他線程是否終止
    10.3.4  處理線程異常
    10.3.5  線程清除代碼
  10.4  線程同步
    10.4.1  使用Synchronize方法
    10.4.2  使用Lock方法與Unlock方法
    10.4.3  使用TCriticalSection
    10.4.4  使用TMultiReadExclusiveWriteSynchronizer
    10.4.5  使用WaitFor方法
  10.5  小結
  10.6  問題與練習
第11章  跨平臺程序開發(fā)
  11.1  從Windows到Linux的標準移植步驟
  11.2  CLX與VCL的差異
  11.3  Windows與Linux的差異
    11.3.1  環(huán)境差異
    11.3.2  目錄差異
  11.4  編寫可移植代碼的一般原則
    11.4.1  一般原則
    11.4.2  使用條件編譯指令
    11.4.3  位置無關代碼與位置相關代碼
    11.4.4  消息與系統(tǒng)事件
  11.5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