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無線通信. 網絡結構以及功能介紹
第1章 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
1. 1 什么是無線通信
1. 2 高級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起源
1. 3 蜂窩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
1. 3. l 無線電技術基礎
1. 3. 2 蜂窩通信A波段載波和B波段載波
l. 3. 3 PCS A到F波段載波
1. 3. 4 頻率復用
1. 3. 5 數(shù)字無線電
1. 3. 6 切換
1. 3. 7 網絡系統(tǒng)
1. 3. 8 流動性管理
1. 3. 9 基本的網絡系統(tǒng)結構
第2章 無線通信標準
2. 1 通信標準
2. 2 標準的范圍
2. 3 無線通信標準的制定者和使用者
2. 4 標準群. 商業(yè)群和用戶群
2. 5 美國國家標準與TIA
2. 6 TR. 45委員會
第3章 無線通信網絡信令
3. 1 無線通信網絡
3. 2 信令
3. 3 網絡信令與接入信令
3. 4 帶內信令和帶外信令
3. 5 7號信令系統(tǒng)
3. 6 系統(tǒng)間操作概述
3. 7 ANSI-41方案的起源
第4章 無線通信網絡參考模型
4. l 網絡參考模型的目的與描述
4. 2 物理模型與邏輯模型
4. 3 網絡參考模型和三階段規(guī)范過程
4. 4 無線通信網絡參考模型的元素
4. 4. 1 無線電系統(tǒng)
4. 4. 2 交換系統(tǒng)
4. 4. 3 位置寄存器
4. 4. 4 處理中心
4. 4. 5 外部網絡描述
4. 4. 6 接口參考點
4. 5 ANSI-41網絡參考模型
4. 5. 1 網絡參考模型的起源
4. 5. 2 初始的 ANSI-41功能實體
4. 5. 3 初始的ANSI-41接口參考點
4. 5. 4 第二代ANSI-41功能實體(I-41-C)
4. 5. 5 第二代ANSI-41接口參考點
4. 5. 6 目前的ANSI-41功能實體
4. 5. 7 目前的ANSI-41接口參考點
4. 5. 8 支持無線智能網的ANSI-41功能實體
4. 5. 9 支持無線智能網的ANSI-41接口參考點
4. 6 邏輯模型映射
4. 7 功能實體間的關系
4. 8 其他網絡接口
4. 9 網絡參照模型的多種解釋
第5章 無線通信功能介紹
5. 1 無線通信功能的一股范圍
5. 2 移動管理
5. 2. 1 無縫漫游
5. 2. 2 到處存在的無線電業(yè)務
5. 2. 3 MSR與VLR的合并與分離系統(tǒng)
5. 2. 4 用戶識別
5. 2. 5 臨時移動站身份
5. 2. 6 MSC身份
5. 2. 7 移動管理
5. 3 無線電系統(tǒng)管理
5. 4 呼叫處理
5. 4. l 呼叫處理基礎
5. 4. 2 呼叫處理功能
5. 5 操作. 管理與維護
5. 6 陸地傳輸設備管理
5. 7 ANSI. 41功能總結
5. 7. 1 ANSI-41的網絡功能
5. 7. 2 ANSI-41的應用領域
第2部分ANSI-41說明
第6章 ANSI-4I的提出
6. 1 IS-41版本 0(IS-41-0)
6. 2 IS-41版本A
6. 3 IS-41版本B
6. 3. 1 TSB41——IS-41-B的技術注解
6. 3. 2 TSB51——鑒權和信令消息加密技術
6. 3. 3 TSB55——IS-4l-A/B前向兼容性規(guī)則
6. 3. 4 TSB64——CDMA系統(tǒng)問切換支持
6. 3. 5 TSB65——解決邊緣小區(qū)問題的決議
6. 4 IS. 41版本 C
6. 5 ANSI-41版本D
6. 6 ANSI-41版本E
第7章 ANSI-41標準的結構
7. 1 背景知識
7. 2 三階段式規(guī)范過程對ANSI-41結構的影響
7. 3 三類主要的功能對ANSI-41結構的影響
第8章 ANSI-41協(xié)議的體系結構
8. 1 數(shù)據(jù)傳輸與信息傳輸
8. 2 與OSI參考模型的關系
8. 3 ASNI-41標準的數(shù)據(jù)傳輸業(yè)務層
8. 3. 1 基于X. 25的數(shù)據(jù)傳輸業(yè)務
8. 3. 2 基于SS7的數(shù)據(jù)傳輸業(yè)務
8. 4 ANSI-41標準的應用業(yè)務層
8. 4. 1 ANSITCAP在ANSI-41標準中的應用
8. 4. 2 ANSI-41標準的移動應用部分
8. 4. 3 ANSI-41標準的MAP應用業(yè)務接口
8. 4. 4 MAP操作編碼的一個例子
第9章 基本的系統(tǒng)間切換功能
9. 1 什么是系統(tǒng)間切換
9. 2 系統(tǒng)問切換功能在ANSI-41標準的哪些部分進行說明
9. 3 與系統(tǒng)間切換相關的問題
9. 4 切換測量
9. 5 前向切換
9. 5. 1 在服務MSC的前向切換進程
9. 5. 2 目標MSC的前向切換進程
9. 6 后向切換
9. 6. l 在服務 MSC的后向切換進程
9. 6. 2 目標MSC的后向切換進程
9. 7 路徑最小化
9. 7. 1 在服務MSC的路徑最小化進程
9. 7. 2 駐在地MSC的路徑最小化進程
9. 7. 3 匯接MSC的路徑最小化進程
9. 7. 4 目標MSC的前向切換進程和路徑最小化
9. 8 呼叫釋放
9. 9 用于基本系統(tǒng)間切換功能的ANSI-41操作概述
第10章 基本的自動漫游功能
10. 1 什么是自動漫游
10. 2 自動漫游功能在ANSI一觀標準的哪些部分進行說明
10. 3 與自動漫游有關的問題
10. 4 移動臺業(yè)務資格驗證
10. 5 移動臺位置管理
10. 5. l 移動臺的位置更新進程
10. 5. 2 在邊緣小區(qū)環(huán)境下的移動臺位置管理
10. 6 移動臺狀態(tài)管理
10. 7 HLR和VLR的故障恢復
10. 7. 1 HLR的故障恢復進程
10. 7. 2 VLR的故障恢復進程
10. 8 用于基本自動漫游功能的ANSI-41操作概述
第11章 鑒權功能
11. 1 什么是鑒權
11. 1. 1 鑒權密鑰(A-key)
11. 1. 2 公用加密數(shù)據(jù)(SSD)
11. 2 鑒權功能在ANSI-41標準的哪些部分詳細說明
11. 3 與鑒權有關的問題
11. 4 共用加密數(shù)據(jù)共享
11. 4. 1 通知AC在服務系統(tǒng)的 SSD共事能力
11. 4. 2 SSD共享的打開與關閉
11. 4. 3 AC對共享COUNT信息的檢索
11. 5 全局查詢
11. 5. 1 在服務系統(tǒng)的全局查詢進程
11. 5. 2 邊緣系統(tǒng)的全局查詢進程
11. 5. 3 AC的全局查詢進程
11. 6 唯一性查詢
11. 6. 1 在服務系統(tǒng)的唯一性查詢進程
11. 6. 2 非駐在地系統(tǒng)的唯一性查詢進程
11. 6. 3 AC的唯一性查詢進程
11. 7 SSD更新
11. 7. 1 AC的SSD更新進程
11. 7. 2 在服務系統(tǒng)的 SSD更新進程
11. 8 呼叫歷史記錄更新
11. 8. 1 在服務系統(tǒng)的 COUNT更新進程
11. 8. 2 非駐在地在服務系統(tǒng)的 COUNT更新進程
11. 8. 3 AC的 COUNT更新進程
11. 9 鑒權報告
11. 9. 1 在服務系統(tǒng)的鑒權報告進程
11. 9. 2 AC的鑒權報告進程
11. 10 IS-778中的鑒權增強
11. 10. l 對不能鑒權的原籍系統(tǒng)的處理
11. 10. 2 對初次系統(tǒng)接入的清晰化處理
11. 10. 3 對可疑的呼叫發(fā)起的處理
11. 11 對支持 IMSI的移動合的鑒權
11. 12 ANSI-41標準用于鑒權的操作概述
第12章 呼叫處理功能
12. 1 什么是ANSI-41的呼叫處理
12. 2 呼叫處理功能在ANSI-41標準的哪些部分作了詳細說明
12. 3 與呼叫處理有關的問題
12. 4 呼叫發(fā)起業(yè)務
12. 4. 1 基本呼叫發(fā)起
12. 4. 2 用戶 PIN接入
12. 4. 3 用戶 PIN截收
12. 4. 4 主叫號碼標識限制
12. 4. 5 主叫姓名限制
12. 4. 6 消息等待通知
12. 4. 7 話音消息檢索
12. 4. 8 三路呼叫和呼叫轉換
12. 4. 9 會議電話呼叫
12. 4. 10 優(yōu)先接入和信道分配
12. 4. 11 優(yōu)先語言
12. 4. 12 話音保密. 數(shù)據(jù)保密和信令消息加密
12. 5 呼叫接收業(yè)務
12. 5. l 呼叫投送
12. 5. 2 無條件呼叫轉移
12. 5. 3 遇忙呼叫轉移和無應答呼叫轉移
12. 5. 4 缺省呼叫轉移
12. 5. 5 呼叫等待
12. 5. 6 免打擾
12. 5. 7 主叫號碼標識顯示
12. 5. 8 主叫姓名顯示
12. 5. 9 選擇性呼叫接收
12. 5. 10 密碼呼叫接收
12. 5. 11 移動臺接入追蹤
12. 5. 12 靈活提醒
12. 6 服務控制業(yè)務
12. 6. l 特征碼
12. 6. 2 基本的單步服務控制
12. 6. 3 使用呼叫路由選擇的服務控制
12. 6. 4 一次呼叫服務控制
12. 6. 5 多步服務控制
12. 6. 6 遠程服務控制
12. 7 用于呼叫處理的ANSI-41操作概述
第13章 短信息業(yè)務功能(SMS)
13. l 什么是短信息業(yè)務
13. l. 1 SMS承載層業(yè)務
13. 1. 2 SMS電信業(yè)務
13. 1. 3 短信息中心
13. 1. 4 短信息實體
13. 2 ANSI-41中對SMS功能進行了說明的一些章節(jié)
13. 3 與 SMS有關的一些問題
13. 4 SME業(yè)務資格驗證
13. 5 SME位置管理
13. 6 SME狀態(tài)管理
13. 7 短信息處理
13. 7. l 短信息尋址和路由選擇
13. 7. 2 短信息禁止
13. 7. 3 SMS附加業(yè)務
13. 8 ANSI. 41 SMS操作總結
第14章 操作, 管理和維護功能
14. 1 ANSI-41的哪些部分描述了OA&M功能
14. 2 MSC間線路阻塞
14. 3 MSC間線路重置
14. 4 MSC間線路測試
14. 5 ANSI-41 OA&M操作總結
第15章 空中業(yè)務提供( OTASP)
15. 1 什么是寧中業(yè)務提供(OTASP)
15. 2 什么是中中參數(shù)管理(OTAPA)
15. 3 哪兒有 OTASP和 OTAPA功能的詳細說明
15. 4 和 OTASP有關的幾個問題
15. 5 OTASP功能實體
15. 6 基于 TDMA網絡的 OTASP自動漫游功能
15. 6. 1 為實施OTASP而進行的移動臺呼叫發(fā)出
15. 6. 2 為實現(xiàn)OTASP而進行的移動臺網絡登記操作
15. 6. 3 OTASP中的鑒權過程
15. 6. 4 “Diffie-Hellman密鑰協(xié)定標準”過程
15. 6. 5 空中啟動電信業(yè)務( OATS)
15. 7 TDMA網絡中的 OTAPA參數(shù)傳遞功能
15. 8 基于CDMA網絡的 OTASP自動漫游功能
15. 8. 1 為實施 OTASP而進行的移動臺呼叫發(fā)出
15. 8. 2 從“初始 CSC”向“需求 CSC”進行呼叫改投
15. 8. 3 OTASP中的鑒權過程
15. 9 CDMA網絡中的 OTASP參數(shù)傳遞功能
15. 10 CDMA OTASP操作成功后實施的功能
15. 11 CDMA網絡中的 OTAPA參數(shù)傳遞功能
15. 11. 1 為實現(xiàn) OTAPA進行登記
15. 11. 2 OTAPA數(shù)據(jù)交換
15. 12 ANSI-41 OTASP和 OTAPA操作總結
第16章 未來展望
16. 1 協(xié)議擴充機制
16. 1. 1 新操作
16. 1. 2 新參數(shù)
16. 1. 3 新參數(shù)值
16. 2 為ANSI-41未來版本設計的功能
16. 2. 1 自動編碼間隙(ACG:Automatic Code GaPPing)
16. 2. 2 廣播業(yè)務傳輸功能(BTTC)
16. 2. 3 無線智能網(WIN)第二階段:預付話費業(yè)務(PPC)
16. 2. 4 應答保持( AH)
16. 2. 5 用戶選擇性呼叫轉移(USCF)
16. 2. 6 基于移動業(yè)務電話簿號碼(MDN)的短信息中心
16. 2. 7 漫游用戶數(shù)據(jù)庫驗證
16. 2. 8 無線智能網(WIN)第二階段:其他功能
16. 2. 9 基于IP協(xié)議的數(shù)據(jù)傳輸業(yè)務
第3部分 ANSI-41網絡的實現(xiàn)
第17章 ANSI-41網絡與其他網絡的互通
17. 1 漫游協(xié)定
17. 2 網絡互聯(lián)
17. 2. 1 AIDi接口
17. 2. 2 SS7網絡接口
17. 2. 3 獨立SS7網絡
17. 2. 4 無線通信轉售商
17. 3 國際漫游
17. 3. 1 編碼問題
17. 3. 2 國際呼叫投送問題
17. 4 ANSI/GSM的互相配合
17. 4. 1 網絡互配的介紹
17. 4. 2 互配問題
17. 4. 3 網絡互配的解決方案
第18章 ANSI-41的實現(xiàn)
18. 1 移動識別號碼( MIN)的使用
18. 2 ANSI7號信令系統(tǒng)(SS7)的使用
18. 2. 1 SS7路由和尋址
18. 3 可替換的 MAP尋址方式
18. 4 短信息業(yè)務結構
18. 5 原籍位置寄存器( HLR)
18. 5. 1 HLR功能原理
18. 5. 2 HLR數(shù)據(jù)庫
18. 6 來訪位置寄存器( VLR)
18. 7 鑒權中心( AC)
18. 8 A接口
18. 9 肯定的和否定的 SID列表
18. 10 系統(tǒng)操作碼(SOC)
18. 11 智能漫游數(shù)據(jù)庫( IRDB)
18. 12 優(yōu)先漫游列表(PRL)
18. 13 ANSI-41運用
第19章 與ANSI-41相關的其他技術
19. 1 授權與呼叫路由設備( ACRE)
19. 2 主叫用戶付費(CPP)
19. 3 執(zhí)法通信協(xié)助法令(CALEA)
19. 4 緊急服務呼叫(增強的9ll緊急服務:E-9ll)
19. 4. 1 基本91l緊急業(yè)務
19. 4. 2 第1階段E-9ll業(yè)務
19. 4. 3 第11階段E-911業(yè)務
19. 5 通用分組無線業(yè)務(GPRS)
19. 6 無線智能網( WIN)
19. 7 無線號碼可移植性( WNP)
19. 7. 1 第I階段本地號碼可移植性
19. 7. 2 第II階段無線號碼可移植性
19. 7. 3 第III階段無線號碼可移植性
附錄A 與ANSI-41相關的標準和公告
附錄B 標準建立過程
附錄C 詞匯表
附錄D 縮略語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