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徐光憲文集

徐光憲文集

徐光憲文集

定 價:¥65.00

作 者: 徐光憲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大學院士文庫
標 簽: 化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044698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2cm 頁數: 571頁 字數:  

內容簡介

  首先《北京大學院士文庫》將為我國科學技術文獻寶庫增添新的內容。北京大學是我國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也是世界上一所有影響的大學。其次《北京大學院士文庫》還將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寶貴的經驗。這套學術文庫不公完整地記載了這些學術大師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而且還生動地描繪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為科學事業(yè)奮斗的歷程。第三,《北京大學院士文庫》不僅是一套科學技術著作,而且是一套富有教育意義的人生教科書。這套文庫詳細地記載了這30位科學家的學術成就,也如實地記載了他們的人生經歷。

作者簡介

  徐光憲(1920-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紹興上虞市,194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1946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學,195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不久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教至今。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1年被選為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F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北京大學原子能系(后改為技術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中國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徐光憲的研究領域較寬,涵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在量子化學和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稀土化學、串級萃取理論及其應用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20世紀50年代,徐光憲發(fā)表論文《旋光理論中的鄰近作用》,揭示了化學鍵四極矩對分子旋光性的主導作用;50年代,他改進儀器設備,把極譜法的測量精度提高了兩個數量級,在國際上較早測定了堿金屬和堿土金屬與一些陰離子的配位平衡常數。根據弱配位平衡與吸附平衡的相似性,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論,可以簡便地描述溶液中弱配位平衡過程。1957年,徐光憲被調往技術物理系工作,開展核燃料萃取化學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被國內普遍采納的萃取體系分類法。 1972年徐光憲回北京大學化學系工作,接受了研究鐠釹分離的軍工任務,他提出最優(yōu)化串級萃取設計方案,推導出100多個設計工藝參數所需的公式,逐步建立起新的串級萃取理論。同時他通過選擇萃取劑和配位劑,搭配成季銨鹽-DTPA“推拉體系”,得到大于4的萃取分離系數,為當時國際最高水平。1974年在國際上首次將推拉體系用于串級萃取分離,高效率地生產了高純稀土產品。徐光憲帶領助手和學生深入發(fā)展了稀土串級萃取理論,擴大串級萃取理論的應用范圍,建立串級萃取動態(tài)過程的數學模型,開發(fā)出從計算到應用的“一步放大”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他重視“產學研”結合,積極將稀土串級萃取理論推廣,使之在全國稀土分離企業(yè)得到廣泛應用。我國單一純稀土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徐光憲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有關研究項目三次獲得國家級獎勵。 從70年代末開始,徐光憲主持開展了對稀土量子化學和稀土化合物結構規(guī)律性的研究。1982年,徐光憲通過總結實驗資料和分析量子化學計算的結果,提出原子價的新定義及其量子化學定義,圓滿解決了Pauling、Mayer等人定義中存在的問題。 徐光憲非常重視科研基地的建設,1986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北京大學稀土化學研究中心,1991年,在他的努力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在北京大學建立了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徐光憲熱心教育事業(yè),積極組織學術活動和學術交流,兼任多項學術職務,為培養(yǎng)科技人才傾注了心血。 徐光憲至今已發(fā)表論文400余篇和10本教科書及專著,由于在科學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徐光憲1994年獲得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北京大學首屆自然科學研究突出貢獻獎。主要著作有《物質結構》、《量子化學——基本原理和從頭計算法》、《萃取化學原理》、《稀土的溶劑萃取》、《稀土》、《徐光憲文集》等。

圖書目錄

I 獻給青年讀者
  1-1 成功的十大要素
  1-2 科學研究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方法
  1-3 宇宙進化的八個層次結構
  1-4 與理科同學談怎樣做好畢業(yè)論文 
  1-5 相規(guī)的嚴格推導法和組分數的確定
  1-6 熱力學中的“熱溫商”,熵和過程的不可逆性
II 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內容簡介
  II-1 旋光理論中的鄰近作用
  II-2 氫分子的自洽勢場多中心分子軌道理法
  II-3 Quantum chem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homologous linearity for the energy of molecula orbital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II-4 INDO Studie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anthanoid compounds
  II-5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hemical bonding of the dimer of bis -ytterbium methyl
  II-6 INDO studie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hemical bonding of a rare earth custer compound ,Gd10C4Cl18
  II-7 Coordination of neighboring c -h bond to transition metal center(I)_studie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hemical bond of ticl3 Me by localized INDO Method
  II-8 Structural rules of cluster compounds and related molecules(I)_the formalism
  II-9 Structural rules of cluster compounds and related Molecules(II)_New definition of covalence
  ……
III. 與學術活動有關的文稿
徐光憲著述編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