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馴服偶然

馴服偶然

馴服偶然

定 價:¥28.00

作 者: (加)伊恩·哈金(I.Hacking)著;劉鋼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新世紀學術譯叢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801093479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43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從大尺度上描繪了觀念轉變的過程,彌補了科學社會學中案例研究和標準形式的識知研究的不足。有些論證值得商榷,尤其是哈金描述的“革命”,在我看來,就從未在他所認為的意義下發(fā)生過。但是哈金的思想過于復雜,很難被這些反駁意見所駁倒。關于涂爾干和高爾頓的寫作上,對很難說清的方面把握恰到好處,論證雄辯,這正是本書閃光之處。哈金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與科技史研究所教授。1962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任教。哈金長期從事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研究,著述影響甚大,并被廣泛引用。1975年出版的《概率的突現》,成為學術暢銷書?!恶Z服偶然》同樣獲得巨大成功,問世不久便被評為“20世紀100部英語寫成的最佳作品”之一。20世紀的哲學家和科學家認為宇宙是概率性的,因而偶然便是實在的。統(tǒng)計定律反映出宇宙的本質,雖然有的事物有其固有的不可預測的一面,但是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實在性最終被認為是理性的。本書則通過曲折復雜的歷史佚事反映出統(tǒng)計規(guī)律是何以登堂入室的。內容的豐富使作者的哲學思想難于把握,但正是奮爭在這撲朔迷離之中才是值得一試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哈金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與科技史研究所教授。1962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任教。哈金長期從事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研究,著述影響甚大,并被廣泛引用。1975年出版的《概率的突現》,成為學術暢銷書?!恶Z服偶然》同樣獲得巨大成功,問世不久便被評為“20世紀100部英語寫成的最佳作品”之一。

圖書目錄

     目錄
   致謝
   譯者前言
   1 大思路
    決定論在19世紀遭受了侵蝕,為偶然的自主定律騰出
    了空間。受離中趨勢定律支配的正常人模型取代了人性的
    思想。這兩種轉變是平行的并互促互動。偶然使世界顯得
    不那么反復無常:偶然是真實的,因為它使秩序脫離于混沌。
    在我們關于世界和人的觀念中,非決定論的成分越大,所預
    期的控制程度也就越高。
    這些事件始于拿破侖時代末期的雪崩般的統(tǒng)計數字
    人的多種行為,尤其是異常行為如犯罪和自殺,得到了點查。
    年復一年,這些行為似乎具有令人吃驚的規(guī)律。社會的統(tǒng)計
    定律似乎要從官方的有關異常行為的數表中脫穎而出。有
    關平均值和離中趨勢的數據形成了正常人的理念,從而導致
    了一些新的社會工程,以及若干新的方式以便改造不合需求
    的社會階層
    19世紀初,人們認為統(tǒng)計定律可還原為潛在的決定論
    事件,但此類定律的盛行逐漸而又反常地使決定論遭到貶
    低。人們把統(tǒng)計定律視為有其自身道理的定律,而統(tǒng)計定律
    的偏差則被歸入自然現象 于是,出現了一種新的“客觀知
    識”,這就是新技術的產物,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有關自然和社
    會過程的信息。新的統(tǒng)計準則出現了,它們是這類知識的見
    證。因而,正當的統(tǒng)計定律不僅用于描述,而且還用于解釋
    和理解事件的進程。偶然被馴服了,在這個意義上,偶然成
    為自然和社會基本進程的要素
   2 必然性信條
    19世紀,據說“偶然”僅僅是個語詞,不代表任何事物,或者
    說它是庸俗的觀念,指運氣甚或瞎貓碰死耗子之類,因而有教養(yǎng)
    的人對它是不屑一顧的。每個事件,至少在現象界,均必然地來
    自先前的一些事件。就連學醫(yī)的大學生,盡管在他們那個學科
    領域拒絕接受普適的定律,但卻贊成某些有關必然因果關系的
    特殊的和個別的訓練,而不會支持重要的偶然性
   3 公開的業(yè)余人士 秘密的行政官僚
    18世紀,官員們收集有關稅收、征兵以及確定國力的統(tǒng)
    計數據。這些信息對政府而言是保密的。業(yè)余人士和學術
    界的人在數目字事實上有過從甚密的交往,各種數目字事實
    曾得以廣泛發(fā)布,但卻從未系統(tǒng)地集中起來過 普魯士被用
    來作一例證
   4 官僚機構
    拿破侖之后的和平時期,歐洲各國紛紛成立收集并出版
    關于所有生活方式和行政管理的統(tǒng)計機構。它們設立新的
    機構以利于收集和傳播這類信息。這使1820—1840年間雪
    崩般的統(tǒng)計數字的出版成為可能 繼續(xù)以普魯士為例證
   5 理性的開明專制
    僅有數目字不足以說明問題。普魯士人未能形成有關
    統(tǒng)計定律的理念。但在西方這種理念問世了,尤其是在法國
    和英國。在大革命前的法國,一直就有理性道德科學的傳
    統(tǒng)。后來,大量的統(tǒng)計數字將其轉變?yōu)橐环N經驗的道德科
    學,但仍保留了有關規(guī)則和定律的開明觀 孔多塞這位理性
    選擇的理論家的例子,以及官僚們將其取而代之,并形成統(tǒng)
    計思想的例子
   6 疾病的量
    1815年以前,統(tǒng)計概括大都限于出生、死亡和婚姻方
    面。由英國議會作的一項研究精確地表明,一類新的“生物”
    定律是如何出現的,何時出現的,這就是疾病的統(tǒng)計定律。
    1825年成立小型特別調查委員會
   7 科學的豐產區(qū)
    從更一般情況看,世界正在數目字化。1832年,巴貝奇
    提出的有關收集自然和藝術常數的建議很好地證明了這一
    事實。這是一項關于一類新的和廣泛存在的數目字的聲明
    常數將被用來了解和管理世界
   8 自殺是一種癲狂
    雪崩般出版數目字之所以引起注意,關鍵在于羅列了行
    為異常者的數字,尤其是在法國。1815年引發(fā)了一場爭論:
    誰更具有自殺傾向,巴黎人還是倫敦人?當時,根本不可能
    有什么結果,十年之后才有可能得出結論,因為成立了收集
    和出版這方面數據的新機構。
    自殺在統(tǒng)計學中是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在醫(yī)學帝國
    主義的一個例子中,存在著一種隱含的三段論:癲狂由醫(yī)生
    來治療,自殺是一種癲狂,所以有關自殺的統(tǒng)計數據與其他
    醫(yī)療統(tǒng)計數據一樣地進行處理。因而,醫(yī)療的因果關系適用
    于自殺現象 當時這些理論被用于所有與行為異常有關的
    統(tǒng)計數據
   9 立法哲學的實驗基礎
    到1820年代,官方的數表尚不能說明某地區(qū)自殺的數
    目和類型。這些數據,以及像犯罪和受苦人的信息,被認為
    是支持了孔多塞的理性道德科學 新的道德經驗科學涉及
    人類不良品行的統(tǒng)計定律
   10 無認證、無細節(jié)、無對照、無價值的事實
    首次企圖將醫(yī)療統(tǒng)計數據用作治愈率功效的證據:有
    關布魯塞新生理醫(yī)學的辯論,與之相對照的是一種治療膽
    石癥新方法的細致分析
   11 由什么樣的多數來決定?
    孔多塞和拉普拉斯曾試著用一些先驗的方案來解決指
    定最有效的陪審團體系的問題。他們沒有經驗數據。法國
    司法部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犯罪統(tǒng)計數據 泊松將新信息應
    用于陪審團體系的統(tǒng)計方法
   12 大數定律
    在研究統(tǒng)計學的審判規(guī)程的過程中,泊松于1835年首
    創(chuàng)“大數定律”一詞,并證明了一個重要的極限定理。這為
    統(tǒng)計數學應用于社會事務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說明。它似
    乎還解釋了在社會事務中存在統(tǒng)計穩(wěn)定性的原因
   13 士兵的胸圍
    凱特爾于1844年論證道,有限次數的拋硬幣的相對頻
    率(二項式定律,在天體測量中也叫作誤差律)給出一條符
    合人的標志和行為的經驗分布曲線(鐘型曲線或正態(tài)分布
    曲線)。該曲線似乎給出了有關人的新統(tǒng)計定律的精確形
    式。因果關系的觀念,甚至包括醫(yī)療模式,開始重新安排以
    使統(tǒng)計定律與決定論相一致
   14 社會制造了罪惡
    統(tǒng)計宿命論的問題始見端倪 倘若這一定律是關于某
    地區(qū)每年都有那么多人應該去自殺,那么,顯而易見,這部
    分人便逃脫不了自殺的命運。表面上看,這場爭論似乎空
    洞乏味,卻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人察覺到社會控制的可能性
    以及道德責任的涵義
   15 天文學的社會構想
    統(tǒng)計宿命論,尤其是自殺的例子,繼伯克爾著名的《英
    國文明史》之后,在德國繼續(xù)升溫。隨之而來的辯論焦點集
    中在這種新定律——統(tǒng)計定律的原子論和整體論觀念之間
    的基本差異之上。這些差異反映了西方自由主義者和東方
    集體主義者社會觀方面的不同
   16 礦物學的社會構想
    人們可以不用平均數而以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進行定
    量。烏托邦傳統(tǒng)的理論家勒普拉采用了某單個家庭的預算
    來代表一個階層的生活方式,并提出一套全然不同的社會
    科學構想。這與普魯士統(tǒng)計局局長所采用的家庭預算形成
    鮮明的對比 有待解決的是,什么才算是客觀知識的思想。
   17 最古老的貴胄
    統(tǒng)計學在雜耍劇場遭到了嘲弄,還引起孔德、陀思妥耶
    夫斯基和尼采的強烈回應。即便是那些想為突發(fā)奇想或重
    新發(fā)現有關純粹偶然的古老思想尋找一片凈土的人,對偶
    然、對其定律及其用途也是矛盾重重
   18 卡西爾的論點
    卡西爾論證道,20世紀有關決定論的思想是相當最近
    的事,在1870年前后才出現。因而,量子力學并不拒斥古
    老的因果性觀念,卻與新的因果性觀念不相容。他的建議
    中有道理的地方在于,1850—1880年間出現的關于必然性
    的思想中存在著一種激烈的沖突 對“決定論”一詞的用
    法、該詞在1780年代的詞源以及在1860年代的新用法進
    行討論
   19 正常狀態(tài)
    “正?!币辉~一直被用來進行描述和評價,但用來指通
    常的或典型的僅在19世紀才出現。這種用法首次出現在
    生理學文獻中,其代表人物為布魯塞,后來由孔德將其轉化
    為政治綱領的一部分。正常狀態(tài)取代了有關人性的思想,
    人性的思想在啟蒙時期是富有生機的核心概念,從而演變
    為兩種觀念。一種為凱特爾—涂爾干把正常狀態(tài)作為正當
    和善的觀念。另一種即高爾頓將正常狀態(tài)視為平庸而需要
    改進的觀念。在這兩種觀念中,正常狀態(tài)的思想自身所呈
    現的為客觀性和公平性的保證,是“是”與“應當”之間的一
    座中性橋梁
   20 像宇宙力那樣實在
    涂爾干的數目字社會學是在醫(yī)學、統(tǒng)計學和自殺的概
    念基質上形成的。有關正常和病理的思想借自生理學,并
    在社會科學中作了相應的變通。在有關犯罪人類學的辯論
    中,涂爾干斷言犯罪和自殺是正常的 正常值誤差是社會
    發(fā)病率的指標。它們受社會定律和社會力的支配,它們具
    有獨立于個體的實在性。涂爾干繼凱特爾的創(chuàng)造之后,仍
    在創(chuàng)立新的實在理論
   21 統(tǒng)計定律的自主性
    凱特爾的鐘型曲線在英國得到了命名,被稱為正規(guī)定
    律。這一定律對于大范圍現象的描述被認為是真實的或近
    似真實的,而且它解釋了從乍一看是無序的現象中出現規(guī)則
    的原因。高爾頓重新思考了凱特爾有關統(tǒng)計穩(wěn)定性的論述。
    統(tǒng)計推理技巧方面的進展表明,統(tǒng)計定律是如何獨立于潛在
    的決定論結構的。必然的原則尚未被放棄,但相對于統(tǒng)計的
    權力而言,它是缺乏時代感的,既不能預言也不能解釋現象。
   22 普魯士統(tǒng)計學的一段經歷
    盡管統(tǒng)計學給出了某些規(guī)整性的概念,如正常狀態(tài)之
    類,這些概念可能成為治理人民的基礎,但要記住,統(tǒng)計學
    在抽象應用方面作用不大。它們在行使權力中是直接的和
    可見的要素。有關猶太人統(tǒng)計數據的爭論,在1880年于柏
    林舉行的反猶太人辯論中便表明了這一點。
   23 偶然的宇宙
    偶然的邏輯不可能在所有的變化中都保持不變。皮爾
    斯完全否認必然的信條。他的理論基礎是統(tǒng)計穩(wěn)定性上的
    歸納推理邏輯。他在實驗設計中引入了人工隨機過程。在
    所有的統(tǒng)計推理中有兩個相互競爭的基本原理,其中一個
    就是他提出的。他關于實在的實用主義觀念,使真理最終
    成為我們所發(fā)現的那種事物。他信奉絕對的偶然,并信奉
    宇宙中各種自然定律充其量也不過是近似的,而且是從隨
    機過程中演化來的。偶然不再是瞎貓碰死耗子,而是自然
    定律以及所有合理的歸納推理的核心所在。當他那激進的
    非決定論被視為世界的概率化以及我們對這種概率化的知
    識的必然結果時,也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傊J為我
    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偶然的宇宙中,原因并不在于論證,而在
    于概率和統(tǒng)計學正向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
    索 引
    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