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節(jié) SDH的產生 1
一. PDH的弱點和SDH的產生 1
二. SONET和SDH的異同 2
第二節(jié) SDH網的基本概念 2
第三節(jié) SDH網的特點 5
第二章 速率與幀結構 7
第一節(jié) 網絡節(jié)點接口 7
第二節(jié) 同步數(shù)字體系的速率 7
第三節(jié) 幀結構 8
第四節(jié) 基本復用原理和復用單元 9
第五節(jié) 開銷功能 11
一. 開銷功能 11
二. 段開銷安排 12
第六節(jié) STM-0速率網絡節(jié)點接口 18
第三章 同步復用映射方法 20
第一節(jié) 基本復用映射結構 20
第二節(jié) 復用方法 21
一. 將N個AU復用進STM-N幀 21
二. 將TU復用進VC-4和VC-3 22
三. 維護信號 23
四. 擾碼 25
第三節(jié) 指針 25
一. AU指針 25
二. AU-3指針 29
三. TU-1/TU-2指針 30
第四節(jié) 通道開銷 33
一. VC-3/VC-4/VC-4-Xc POH 33
二. VC-12 POH 34
第五節(jié) 映射方法 35
一. 將139.264Mbit/s信號映射進VC-4 35
二. 34.368 Mbit/s的異步映射 36
三. 將2.048 Mbit/s信號映射進VC-12 38
四. ATM信元的映射 39
五. IP數(shù)據(jù)報的映射 42
第四章 SDH傳送網結構和自愈網 44
第一節(jié) SDH的分層和分割 44
一. 傳送網的基本概念 44
二. 分層和分割 44
第二節(jié) SDH自愈網 49
一. 基本物理拓撲 49
二. 自愈網 51
第三節(jié) 網絡保護和恢復 60
一. 概述 60
二. 保護 60
三. 恢復 61
四. 各種保護/恢復方法的比較和協(xié)調 64
第五章 SDH復用設備 66
第一節(jié) 原子功能模型概述 66
第二節(jié) 復用設備類型 68
一. 復用器類型Ⅰ.1 68
二. 復用器類型Ⅰ.2 68
三. 復用器類型Ⅱ.1 68
四. 復用器類型Ⅱ.2 69
五. 復用器類型Ⅲ.1和Ⅲ.2 69
六. 復用器類型Ⅳ 70
第三節(jié) 設備的抖動和漂移規(guī)范 72
一. STM-N接口 72
二. PDH接口 74
第六章 數(shù)字交叉連接設備 78
第一節(jié) DXC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78
一. DXC的基本概念 78
二. DXC的基本功能和特點 79
三. 集中控制與分布控制 80
第二節(jié) SDXC設備功能的概述 81
一. SDXC設備功能塊組成 81
二. 交叉連接類型 81
第三節(jié) SDXC設備類型 82
一. SDXC設備Ⅰ 82
二. SDXC類型Ⅱ 82
三. SDXC類型Ⅲ 83
第四節(jié) SDXC的發(fā)展趨勢 84
第七章 傳輸媒質及光纜數(shù)字線路系統(tǒng) 85
第一節(jié) 概述 85
第二節(jié) 傳輸媒質 85
一. 光纖的種類 85
二. 新一代的干線光纖 86
三. 光纖的非線性 88
第三節(jié) 2.5Gbit/s以下常規(guī)SDH線路系統(tǒng)總體設計特性 89
一. 系統(tǒng)設計和光參數(shù) 89
二. 橫向兼容和最壞值設計 89
三. 聯(lián)合設計 89
第四節(jié) 再生器功能與傳輸開銷 90
一. 再生器功能 90
二. 再生器RSOH字節(jié)的用法 90
三. 再生器內的擾碼 91
四. 局內鏈路 91
五. 管理 92
六. 再生器接口 92
第五節(jié) 運行. 管理和維護 92
一. 故障(維護)的管理 92
二. 性能管理 93
三. TMN接口 93
四. 公務聯(lián)絡 93
第六節(jié) 10Gbit/s及10Gbit/s以上SDH線路系統(tǒng) 93
一. 系統(tǒng)功率預算限制 93
二. 光源頻率啁啾限制 94
三. 光纖色度色散限制 94
四. 光纜極化模色散限制 94
五. 光纖非線性限制 94
第七節(jié) 帶光放大器的SDH線路系統(tǒng) 95
一. 摻鉺光纖放大器基本特性 95
二. 主要系統(tǒng)應用 95
第八節(jié) 10Gbit/s系統(tǒng)及帶光放大器系統(tǒng)的光傳輸設計考慮 96
第九節(jié) 波分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98
一. 波分復用原理 98
二. 波分復用器件 100
三. 光源 101
四. 增益平坦的光纖放大器 101
五. 波分復用系統(tǒng)的光纖選型 101
第八章 光接口 103
第一節(jié) 物理層接口分類 103
第二節(jié) 光接口參數(shù) 104
一. 光線路碼型 104
二. 系統(tǒng)工作波長范圍 105
三. 發(fā)送機 107
四. 光通道 112
五. 接收機 115
第三節(jié) 光傳輸設計方法 116
一. 最壞值設計法 116
二. 聯(lián)合設計法 118
三. 統(tǒng)計法設計 118
四. 系統(tǒng)的升級擴容 118
第四節(jié) 使用光纖放大器的系統(tǒng)的光接口 119
一. 光接口分類 119
二. 光參數(shù)定義 120
三. 光接口參數(shù)的規(guī)范 121
第五節(jié) 波分復用系統(tǒng)的的光接口 124
一. 光接口分類 124
二. 光參數(shù)定義和規(guī)范 126
三. 光功率電平的范圍 128
第六節(jié) 電接口參數(shù) 129
一. 一般特性 129
二. 輸出端口的規(guī)范 129
三. 輸入端口的規(guī)范 130
第九章 網同步 131
第一節(jié) 網同步的基本原理 131
一. 同步方式 131
二. 時鐘類型和工作模式 132
第二節(jié) SDH網同步結構和方式 133
一. SDH的引入對網同步的影響 133
二. SDH網同步結構 133
三. SDH網同步方式 134
四. 同步網定時基準傳輸鏈 135
五. 同步網的可靠性 135
六. 凈負荷的抖動和漂移 136
七. SDH/PDH的互通 137
八. 分布式定時 137
第三節(jié) 各級時鐘的定時要求 137
一. 基準主時鐘的定時要求 137
二. 節(jié)點從時鐘的定時要求 138
三. SDH網元時鐘的定時要求 139
四. SDH時鐘的應用 144
第十章 傳輸損傷 147
第一節(jié) 假設參考通道和數(shù)字段 147
二. 假設參考連接和通道 147
三. 假設參考數(shù)字段 148
第二節(jié) 各類指標間的關系 148
第三節(jié) 誤碼特性 150
一. 誤碼的概念和影響 150
二. 誤碼的產生和分布 151
三. 誤碼性能規(guī)范 151
第四節(jié) 抖動特性 156
一. 抖動的概念和影響 156
二. 抖動的產生 156
三. 抖動性能的規(guī)范 158
第五節(jié) 漂移特性 163
一. 漂移的概念和影響 163
二. 漂移的產生 163
三. 漂移性能的規(guī)范 164
第六節(jié) 延時特性 167
一. 延時的概念和影響 167
二. 延時的產生 167
三. 延時性能的規(guī)范 168
第十一章 網絡管理 170
第一節(jié) TMN的基本概念 170
一. TMN的結構 171
二. TMN的功能 177
第二節(jié) SDH管理網 177
第三節(jié) SDH信息模型 177
第四節(jié) 管理功能 178
一. 一般功能 178
二. 故障管理 179
三. 性能管理 179
四. 配置管理 180
五. 安全管理 180
第五節(jié) ECC協(xié)議棧 180
第六節(jié) 操作運行接口 182
一. Q接口 182
二. X接口 182
三. F接口 182
第七節(jié) 典型網管分級 182
第八節(jié) 多廠家能力和互操作性 184
一. 多廠家能力的好處 184
二. 多廠家能力的實現(xiàn)方法 184
三. 互操作性 185
四. 以CORBA為基礎的方法 185
五. 多廠家環(huán)境下的SDH網管 186
第十二章 微波與衛(wèi)星的SDH傳輸 187
第一節(jié) 概述 187
第二節(jié) 微波在SDH網中的應用 187
一. 組網時的幾種應用方式 187
二. 接口 188
三. 射頻兼容互接 188
四. STM-N數(shù)字微波系統(tǒng)功能 189
五. SDH數(shù)字微波系統(tǒng)的射頻波道倒換 189
第三節(jié) Sub-STM-1傳輸速率的SDH微波系統(tǒng) 191
一. 網絡接口 191
二. Sub-STM-1的復用結構 191
三. Sub-STM-1 SDH DRRS的復用段和再生段 192
四. 微波設備接口(RR-EI) 193
五. Sub-STM-1 DRRS用微波補充段開銷(RCSOH)來傳輸媒質專用功能 195
六. Sub-STM-1數(shù)字微波系統(tǒng)功能塊圖 197
第四節(jié) 與現(xiàn)有系統(tǒng)兼容的射頻波道配置. 容量配置及調制方式選擇 197
一. 高容量SDH數(shù)字微波 198
二. 中容量SDH數(shù)字微波 198
三. 小容量微波及衛(wèi)星傳輸 199
第五節(jié) 新傳輸技術的采用 199
第十三章 SDH新應用 200
第一節(jié) 在SDH上傳送IP協(xié)議 200
第二節(jié) 光互聯(lián)網絡(IP Over SDH) 201
一. 光互聯(lián)網絡出現(xiàn)的背景 201
二. 光互聯(lián)網絡的概念 201
三. 光互聯(lián)網絡的參考模型 203
四. 光互聯(lián)網絡的研究課題 203
第三節(jié) 各種IP傳送技術的比較和協(xié)調發(fā)展 205
第四節(jié) SDH的其他新應用 207
參考文獻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