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AutoCAD 2002基礎
1.1 啟動AutoCAD 2002
1.1.1 使用缺省設置創(chuàng)建新圖形
1.1.2 使用設置向導和樣板創(chuàng)建新圖形
1.1.3 打開圖形文件
1.1.4 局部打開和加載圖形
1.1.5 存儲圖形文件
1.2 認識AutoCAD 2002工作界面
1.2.1 標題欄菜單欄與工具欄
1.2.2 繪圖區(qū)域與坐標系圖林
1.2.3 命令窗口及文本窗口
1.2.4 狀態(tài)欄與快捷菜單
1.3 使用定點設備
1.3.1 鼠標
1.3.2 智能鼠標
1.3.3 數(shù)字化儀
1.4 使用命令與系統(tǒng)變量
1.4.1 使用命令
1.4.2 使用命令窗口
1.4.3 使用文本窗口
1.4.4 透明使用命令
1.4.5 命令的重復撤消與重做
1.4.6 從對話樞切換到命令行
1.4.7 使用系統(tǒng)變量
1.4.8 使用腳本文件
1.5 配置繪圖環(huán)境
練習
第2章 繪圖前的準備工作
2.1 使用坐標系
2.1.1 世界坐標系WCS和用戶坐標系UCS
2.1.2 坐標表示方法
2.1.3 控制坐標顯示
2.1.4 坐標系調整
2.1.5 在當前視口使用UCS
2.1.6 保存和恢復命名坐標系
2.1.7 控制坐標系圖標顯示
2.2 管理命名對象
2.2.1 命名對象
2.2.2 重命名對象
2.2.3 重命名外部參照
2.2.4 使用通配符
2.2.5 清理命名對象
2.3 設置繪圖單位與圖限
2.3.1 設置繪圖單位
2.3.2 設置圖形界限
2.4 查看和更新圖形屬性
練習題
第3章 使用圖層和對象特性
3.1 規(guī)劃圖層
3.1.1 圖層的創(chuàng)建和設置
3.1.2 圖層狀態(tài)詳解
3.1.3 選取圖層組
3.1.4 圖層管理
3.2 改變對象缺省屬性
3.2.1 ByLayer顏色、線型和線寬
3.2.2 改變新對象的缺省顏色、線型和線寬
3.2.3 修改已有對象的圖層、顏色線型和線寬
3.3 管理非連續(xù)線型
3.3.1 改變全局線型比例因子LTSCALE
3.3.2 改變特定對象線型比例因子CELTSCALE
3.3.3 按圖紙空間單位縮放線型
3.4 使用圖層轉換器
練習
第4章 繪制平面對象
4.1 繪制線條
4.1.1 利用LINE命令繪制直線對象
4.1.2 利用PLINE命令繪制多段線
4.1.3 利用MLINE命令繪制多線
4.1.4 利用RECTANG命令繪制矩形
4.1.5 利用POLYGON命令繪制正多邊形
4.1.6 利用SKETCH命令徒手繪圖
4.2 繪制曲線對象
4.2.1 利用CIRCLE命令繪制圓
4.2.2 利用ARC命令繪制圓弧
4.2.3 利用SPLINE命令繪制樣條曲線
4.2.4 利用ELLIPSE命令繪制橢圓
4.2.5 利用ELLIPSE命令的ARC選項繪制橢圓弧
4.2.6 利用DONUT命令繪制圓環(huán)
4.3 創(chuàng)建點對象
4.3.1 使用POINT命令放置點
4.3.2 利用DDPTYPE命令設置點顯示類型和尺寸
4.3.3 使用DIVDE命令定數(shù)等分放置點
4.3.4 使用MEASURE命令定距等分放置點
4.4 利用SOLID命令創(chuàng)建實體填充區(qū)域
4.5 利用REGION命令創(chuàng)建面域
4.5.1 根據(jù)對象創(chuàng)建面域
4.5.2 用邊界生成面域
4.5.3 面域操作
4.5.4 從西域模型中抽取數(shù)據(jù)
4.6 利用BHATCH命令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
4.6.1 使用圖案填充
4.6.2 通過指定點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
4.6.3 編輯圖案
4.6.4 分解圖案
4.6.5 控制圖案的邊界和類型
4.7 自定義對象和代理對象
練習
第5章 精確繪圖
5.1 利用柵格、捕捉和正交輔助定位點
5.1.1 顯示柵格
5.1.2 設置捕捉
5.1.3 使用正交模式
5.1.4 利用Drafting Settings對話框設置柵格和捕捉
5.2 捕捉對象上的幾何點
5.2.1 對象捕捉概述
5.2.2 對象捕捉模式詳解
5.2.3 覆蓋捕捉模式與運行捕捉模式
5.2.4 設置對象捕捉參數(shù)
5.2.5 使用快速捕捉摸式優(yōu)化對象捕捉
5.2.6 關于組合對象捕捉
5.3 使用自動追蹤
5.3.1 自動追蹤概述
5.3.2 極軸追蹤
5.3.3 使用對象捕捉追蹤
5.3.4 修改自動追蹤設置
5.3.5 使用臨時追蹤點
5.4 使用點過濾器
5.5 繪制輔助構造線
5.5.1 繪制射線
5.5.2 繪制構造線
5.6 查詢距離面積和點坐標
練習題
第6章 控制圖形顯示
6.1縮放和平移圖形
6.1.1 實時縮放和平移
6.1.2 定義縮放窗口
6.1.3 顯示前一個視圖
6.1.4 使用動態(tài)縮放
6.1.5 按比例縮放視圖
6.1.6 重設視圖中心點
6.1.7 顯示圖形界限和范圍
6.2 使用命名視圖
6.2.1 保存視圖
6.2.2 恢復命名視圖
6.2.3 重命名和刪除命名視圖
6.3 使用平鋪視口
6.3.1 創(chuàng)建多個平鋪視口
6.3.2 改變平鋪配置
6.3.3 在平鋪視口中工作
6.3.4 保存和使用視口配置
6.4 使用鳥瞰視圖
6.4.1 打開和關閉鳥瞰視圖窗口
6.4.2 使用鳥瞰視圖實時縮放和平移繪圖窗口
6.4.3 改變鳥瞰視圖更新狀態(tài)
6.4.4 改變鳥瞰視圖圖像的大小
6.5 打開或關閉可見元素
6.5.1 打開或關閉填充
6.5.2 打開或關閉線寬顯示
6.5.3 打開或關閉文字快速顯示
練習題
第7章 圖形編輯
7.1 對象選擇
7.1.1 使用選擇窗口和交叉選擇窗口選擇對象
7.1.2 使用多邊形選擇窗口選擇對象
7.1.3 使用選擇欄選擇對象
7.1.4 密集或重疊對象選擇
7.1.5 從選擇集中刪除和增加對象
7.1.6 利用Quick Select功能快速選擇多個對象
7.1.7 創(chuàng)建和使用對象選擇過濾器
7.1.8 使用編組
7.1.9 自定義對象選擇
7.2 使用夾點編輯
7.2.1 打開和關閉夾點顯示
7.2.2 使用央點編輯圖形
7.3 常用的編輯命令
7.3.1 對象的移動旋轉與對齊
7.3.2 對象復制偏移鏡像與陣列
7.3.3 對象的拉伸延伸加長修剪與縮放
7.3.4 對象的打斷與分解
7.3.5 對象的倒角
7.3.6 對象的圓角
7.3.7 利用PEDIT命令編輯多段線
7.3.8 利用MLEDIT命令編輯多線
7.3.9 利用SPLINEDIT命令編輯樣條曲線
7.3.10 利用PROPERTIES命令編輯對象特性
7.3.11 利用MATCHPROP命令復制對象特性
7.3.12 刪除對象
7.3.13 獲取繪圖數(shù)據(jù)
練習題
第8章 向同形中添加注釋文本
8.1 文本輸入
8.1.1 利用TEXT命令在圖中放置單行文本
8.1.2 利用MTEXT命令放置多行文本
8.1.3 輸入特殊符號
8.1.4 從外部文件中輸入文本
8.1.5 在AutoCAD中使用漢字
8.2 文本類型設置
8.3 文本編輯
8.3.1 用DDEDIT修改文本
8.3.2 使用PROPERTIES命令修改文本
8.3.3 拼寫檢查
8.3.4 改變多個文本對象的比例
8.3.5 使用JUSTIFYTEXT命令對齊文本
練習題
第9章 創(chuàng)建標注
9.1 標注概念
9.1.1 標注元素
9.1.2 標注類型
9.2 利用DIMSTYLE命令創(chuàng)建標注樣式
9.2.1 創(chuàng)建標注樣式的步驟
9.2.2 設置直線和箭頭格式
9.2.3 設置標注文字的格式
9.2.4 調整標注文字和箭頭
9.2.5 設置主標注單位的格式
9.2.6 添加換算標注單位
9.2.7 將公差添加到標注
9.3 創(chuàng)建標注
9.3.1 創(chuàng)建線性標注
9.3.2 創(chuàng)建對齊標注
9.3.3 創(chuàng)建坐標標注
9.3.4 創(chuàng)建半徑和直徑標注
9.3.5 創(chuàng)建圓心標記和中心線
9.3.6 創(chuàng)建角度標注
9.3.7 創(chuàng)建基線和連續(xù)標注
9.3.8 標注多個對象
9.3.9 創(chuàng)建引線和注釋
9.4 編輯標注
9.4.1 拉伸標注
9.4.2 修剪和延伸標注
9.4.3 使標注傾斜
9.4.4 編輯標注文字
9.4.5 編輯標注特性
9.5 管理標注樣式
9.5.1 設置當前標注樣式
9.5.2 修改標注樣式
9.5.3 比較標注樣式
9.5.4 重命名和刪除樣式
9.5.5 應用標注樣式
9.5.6 使用標注樣式替代
9.6 添加形位公差
9.6.1 行位公差符號的意義
9.6.2 使用TOLERANCE命令定義和放置形位公差
9.6.3 添加混合公差
9.6.4 編輯形位公差
練習
第10章 使用塊和外部參照
10.1 塊的生成使用和存儲
10.1.1 定義塊
10.1.2 在圖形中使用塊
10.1.3 使用WBLOCK命令存儲塊
10.1.4 使用—WBLOCK命令存儲塊
10.1.5 將一圖形文件放入當前圖形中
10.2 塊屬性及其應用
10.2.1 建立塊屬性
10.2.2 插入帶有屬性的塊
10.2.3 抽取屬性數(shù)據(jù)
10.2.4 屬性數(shù)據(jù)編輯
10.3 塊的編輯和管理
10.3.1 塊中對象特性
10.3.2 編輯塊組成對象
10.3.3 利用BLOCK命令重新定義塊
10.3.4 利用—INSERT命令執(zhí)行決替換
10.3.5 使用Block Attribute Manager對象管理器修改塊屬性
10.4 使用外部參照
10.4.1 插入外部參照
10.4.2 管理外部參照
10.4.3 編輯外部參照
10.4.4 歸檔外部參照
10.4.5 剪輯外部參照
10.4.6 管理外部參照的層顏色和線型
練習題
第11章 AutoCAD設計中心和CAD標準
11.1 進入AutoCAD設計中心
11.1.1 調整設計中心顯示
11.1.2 利用設計中心打開圖形和查找內容
11.2 將內容添加到圖形
11.2.1 以塊形式拖入圖形文件
11.2.2 以外部參照形式插入圖形文件
11.2.3 在圖形之間復制塊
11.2.4 插入自定義的內容類型
11.2.5 在圖形之間復制圖層
11.3 CAD標準
11.3.1 CAD標準的概念
11.3.2 創(chuàng)建CAD標準文件
11.3.3 關聯(lián)標準文件
11.3.4 使用CAD標準檢查圖形
練習題
第12章 圖形輸出
12.1 創(chuàng)建打印布局
12.1.1 進入圖紙空間
12.1.2 布局設置
12.1.3 應用浮動視口
12.2 打印圖形
12.2.1 理解AutoCAD 2002的打印
12.2.2 在AutoCAD 2002中打印圖形
12.2.3 電子打印
12.2.4 批處理打印
12.2.5 使用腳本文件
練習
第13章 繪制三維圖形
13.1 三維繪圖基礎
13.1.1 和設置視點及創(chuàng)建三維圖形相關的幾個術語
13.1.2 利用DDVPOINT為當前視口設置觀點
13.1.3 使用VPOINT命令為當前視口設置當前視點
13.1.4 使用三維動態(tài)觀察器交互查看三維對象
13.1.5 使用PLAN命令生成當前視口內模型的平面視圖
13.1.6 利用3D Views菜單產生標準視圖
13.1.7 充分運用多視口
13.1.8 消除隱藏線
13.2 三維坐標系和三維坐標
13.2.1 控制UCS圖標
13.2.2 使用UCS命令設置坐標系
13.2.3 使用UCS對話框設置UCS
13.2.4 柱坐標和球坐標
13.3 設置對象的高度和厚度
13.3.1 設置當前高度
13.3.2 設置當前厚度
13.3.3 關于共面
13.4 在3D空間中拾取點
13.4.1 鍵入Z值
13.4.2 使用對象捕捉
13.4.3 使用夾點
13.4.4 使用過濾器
13.5 在3D空間中編輯對象
13.5.1 修改厚度和標高
13.5.2 使用ROTATE3D命令旋轉對象
13.5.3 使用3DARRAY命令創(chuàng)建三維對象的陣列
13.5.4 使用ALIGN命令在3D空間將兩曲面對齊
13.5.5 使用MIRROR3D命令對選擇對象作鏡像處理
13.6 3D曲線曲面繪制和編輯
13.6.1 繪制3D直線和樣條
13.6.2 利用3DPOLY命令繪制3D多段線
13.6.3 利用3DMESH命令繪制三維網格
13.6.4 利用3D命令繪制基本三維曲面
13.6.5 利用3DFACE生成三維面
13.6.6 利用PFACE命令生成多邊三維面
13.6.7 用REVSURF生成回旋曲面
13.6.8 使用TABSURF生成平移曲面
13.6.9 使用RULESURF命令生成直紋曲面
13.6.10 利用EDGESURF生成邊界曲面
13.7 使用DVIEW命令進行動態(tài)觀測
13.7.1 DVIEW命令的特點
13.7.2 DVIEW命令的使用
13.7.3 DVIEW命令應用舉例
13.8 二維軸測投影
13.8.1 激活軸測投影模式
13.8.2 軸測面
13.8.3 在軸測投影模式下操作
13.8.4 在軸測投影模式下畫圖
練習
第14章 實體造型
14.1 創(chuàng)建實體
14.1.1 利用命令創(chuàng)建基本實體
14.1.2 通過拉伸2D對象創(chuàng)建實體
14.1.3 利用REVOLVE命令創(chuàng)建回轉體
14.1.4 使用布爾操作命令建立復雜實體
14.2 控制實體顯示
14.2.1 使用ISOLINES變量改變實體的曲面輪廓素線
14.2.2 改變DISPSILH變量以線框形式顯示實體輪廓
14.2.3 改變FACETRES變量渲染對象的平滑度
14.3 編輯實體
14.3.1 分解實體
14.3.2 對實體修倒角和修圓角
14.3.3 創(chuàng)建截面圖
14.3.4 剖切實體
14.3.5 編輯實體面
14.3.6 編輯實體邊
14.3.7 實體壓印、清除、分割、抽殼和檢查
練習題
第15章 著色與渲染
15.1 創(chuàng)建消隱圖像
15.1.1 消除選定對象的隱藏線
15.1.2 消隱實體對象
15.2 創(chuàng)建著色圖像和渲染圖像
15.2.1 創(chuàng)建著色圖像
15.2.2 創(chuàng)建渲染圖像
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