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第一編 從現代性看規(guī)范倫理諸形態(tài)
第一章 出發(fā)點與視野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一 重提麥金太爾的不安
二 牧羊人與隱身人
第二節(jié) 倫理的取向,歷史的分野
一 道德的兩種向度:內指與外指
二 何謂現代性
第三節(jié) 前現代倫理傳統(tǒng)
一 西方古典主義
二 儒家的倫理世界
三 基督教:西方的另一種古典傳統(tǒng)
第二章 現代性中的目的論
第一節(jié) 從功利主義談起
一 時代倫理精神
二 功利主義的多義與現代性的多義
第二節(jié) 作為規(guī)范的自然欲求
一 啟蒙與治療型智慧
二 本體下移的方式
三 哪一種感性
四 叔本華的憂郁
第三節(jié) 生產者的幸福
一 現代經濟的動因
二 功利主義者的德性
第四節(jié) 整體幸福如何論證
一 難題:道德的力量
二 解法一:堅持自然
三 解法二:制度的力量
四 嚴格結果論:看不見的手
第三章 現代道義論:公正
第一節(jié) 道義論與現代性
一 功利與道義之爭
二 道義論:古典與現代
三 從摩爾的“自然主義謬誤”想到
第二節(jié) 義務論
一 義務不能講好
二 另一種好
三 道德的力量再論證
第三節(jié) 權利論
一 主體性與罪性
二 羅爾斯:一種重建公共性的努力
三 諾齊克的視角
第四節(jié) 選擇的道義
一 良知的呼喚
二 無意義當中的意義
三 自我負責的人:人道主義
第四章 學習在否定性環(huán)節(jié)中生存
第一節(jié) 不同的聲音
一 福科:對治療再治療
二 社團共同體主義:不同于現代性的生活形式
三 依然追求優(yōu)秀的心理學
第二節(jié) 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 規(guī)則的限度,德性的脆弱
二 道德力量的辯證
三 未來:技術與歷史感
第二編 從基督教神學看規(guī)范倫理和現代性
引言
第五章 規(guī)范倫理形態(tài)學的神學理解
第一節(jié) 基督教的道義論思考
一 重申普遍絕對性
二 基督教道德律令的根
三 重溫兩組誡命
四 巴特的誤區(qū)
五 小結
第二節(jié) 基督教的目的論和末世論
一 神圣期盼
二 浪漫主義還是烏托邦
三 新約的三主題
四 也論“德性目的論
五 小結
第三節(jié) 基督教的語境倫理意識
一 道德生態(tài)
二 今日語境:如何看待全球化
三 領域公正
四 小結
第四節(jié) “約”:三位一體的倫理學
一 源遠流長
二 更高視角:統(tǒng)一“公正”與“善”的“約
三 宗教真理與公共話語自由
四 個人、共同體與革命
第六章 現代性及其基督教倫理資源
第一節(jié) 基督教與市民社會
一 市民社會諸元
二 基督教與市民社會的獨立性
三 “專業(yè)人士”的神學意義
四 兩種社會隱喻:有機體還是聯邦
第二節(jié) 基督教與民主
一 何種民主
二 現代型民主中的基督教理念
三 普世教會會議天主教
四 自由加爾文主義與洛克
第三節(jié) 基督教倫理與經濟生活
一 基督宗教介入經濟
二 老問題,新問題
三 經濟與家庭、政治、技術的關系
四 現代企業(yè)制度與公共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