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思想何處去
偶合因果的世界
相容原理
合成因果
偶然性與開關效應
偶合因果現
目的、需要與選擇
選擇規(guī)律是優(yōu)化規(guī)律
進化與變態(tài)
選擇論是一種多視角的哲學
不完全認識論
世界是真實的假像
人在自己的限度之中
荒謬的自由度
知識源于無知
簡單化之路
人在丟失世界
世界是人的鏡子
完全的世界完全的心
統一心理分析
選擇是心理的核心問題
心理的沖突與分裂
心理沖突的根源
童年的追問
走出追問
心理機制
人世間的顛倒
病態(tài)何以形成
其它心理變異的形成
邊緣人心理
讓心靈獲得真正統一
直視心理的“騙局”
公德倫理時代
選擇傾向問題與道德的產生
道德的功能
人能超越自我嗎
以往的道德是群體道德
集體主義與群體道德
生存方式要求新的道德
小道德與小人格
放大的小道德
集體主義并不適用非集體的人
二十世紀血與火教人類學會共處
公德,現代人類的生命線
公德何以可能
公德的基本準則
新世紀的大人格
間接生存說
人類在奔向哪里
間接生存的時代
第4個世界
我們在器件世界中的得失
器件時代的文化
正在迷失的感覺
何以此路不歸
一種“宗教”在向我們走來
歷史周期共振說
歷史之謎
跌落機制和結構排斥
周期振蕩與歷史循環(huán)
歷史的周期共振
暴力的威懾效應
停滯文明的出路
暗社會學
社會背后隱藏了什么
明社會學與暗社會學
暗社會的生成
社會合理化與暗社會
暗時間與暗空間
暗社會的基本層面
暗社會的運行
暗社會運行中的變異
暗社會的多重性
兩種社會的轉換
暗社會與社會管理和進步
變態(tài)社會學
社會體制的生成與功能
變態(tài)社會及其根本特征
異常沖突與異常需求
危機中的夢想
獨裁:解脫危機之路
權威的確立和偶像化
劃線效應和敵對行動
裁剪一切的尺度
遠離大道德的小道德
統一管制的社會
社會宗教
無動力的壓力社會
社會戲劇化
變態(tài)社會的前途
社會選擇論
理智選擇和自發(fā)選擇
人類逐利而行
人和條件之間
基本需要圖式
條件限制與需要選擇規(guī)律之一
需要距離與需要選擇規(guī)律之二
選擇的基本傾向和自足圈
社會生長點
優(yōu)化與躍遷
拓展與重構
個人選擇與社會運行
社會發(fā)展趨勢
社會形態(tài)及其前景
無窮文明階梯
經濟選擇哲學
經濟是人類的選擇活動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選擇的學問
什么是經濟哲學
每個人都是經營者
第一經濟動機
經濟動力機制
選擇的效益排列
經濟實體和經濟功能的進化
經濟三種基本形態(tài)
價值及其規(guī)律
貨幣分布與通貨膨脹
經濟的“三權分立”與制衡
兩極分化與合理社會差異
附:經濟選擇哲學三題
結果平等的夢想滑向何處
分配的歷史性難題
計劃體制能否重現
后記